“野程泉石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野程泉石間”全詩
曾為鵬鳥賦,喜過鑿龍山。
新墅煙火起,野程泉石間。
巖廊人望在,只得片時閑。
分類: 過龍門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和李相公初歸平泉過龍門南嶺遙望山居即事》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李相公初歸平泉過龍門南嶺遙望山居即事》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暫別明庭去,初隨優詔還。
曾為鵬鳥賦,喜過鑿龍山。
新墅煙火起,野程泉石間。
巖廊人望在,只得片時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劉禹錫與李相公分別后重逢的情景。劉禹錫曾經辭官遠游,此刻他暫別了明庭(指明堂,指官職)而離去,初次受到上級的征召后又返回。他曾經為鵬鳥賦詩,而此刻他喜悅地經過了鑿龍山(即龍門山)。他在新建的住所看到了炊煙和煙火升起,這是他野外行程中泉水和石頭之間的景象。在巖廊中,有人正在觀望,而他只能暫且片刻地閑逸。
賞析:
這首詩詞以劉禹錫與李相公相逢為背景,通過描寫他的離別、歸來和旅途中的所見所聞,展示了一種淡泊寧靜、逍遙自在的生活態度。詩人在詩中以平實而自然的語言,抒發了對平凡事物的贊美和對閑逸生活的向往。
詩詞開篇,劉禹錫離別了官職,開始了一段旅途。他初次隨著上級的征召歸來,表達了對官職的不舍與期待。接著,他提到自己曾經為鵬鳥賦過詩,這是對自己過去文學創作的回憶,也是對自己文學才華的自豪。當他經過鑿龍山時,表達了對自然景觀的喜悅與贊嘆。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回到了新建的住所,看到了炊煙和煙火升起的景象,這是對安居樂業的描繪。他描述了野外行程中的泉水和石頭,將自然景色與人居環境相結合,表達了對自然與人文的融合與和諧的向往。最后,他提到在巖廊中有人在觀望,自己只能暫且片刻地享受閑逸,表達了一種對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與追求。
整首詩詞以簡潔、自然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境遇和情感,展示了他對自然和閑逸生活的向往。通過對離別、歸來和旅途中的見聞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平凡生活的贊美和對自由自在的追求,給人以寧靜和愉悅的感受。
“野程泉石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ǐ xiàng gōng chū guī píng quán guò lóng mén nán lǐng yáo wàng shān jū jí shì
和李相公初歸平泉過龍門南嶺遙望山居即事
zàn bié míng tíng qù, chū suí yōu zhào hái.
暫別明庭去,初隨優詔還。
céng wèi péng niǎo fù, xǐ guò záo lóng shān.
曾為鵬鳥賦,喜過鑿龍山。
xīn shù yān huǒ qǐ, yě chéng quán shí jiān.
新墅煙火起,野程泉石間。
yán láng rén wàng zài, zhǐ de piàn shí xián.
巖廊人望在,只得片時閑。
“野程泉石間”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