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別離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從來別離地”全詩
從來別離地,能使管弦愁。
江草帶煙暮,海云含雨秋。
知君五陵客,不樂石門游。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松江送處州奚使君》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松江送處州奚使君》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詩歌。這首詩描寫了劉禹錫送別奚使君離開松江的情景。
松江是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蘇省蘇州市一帶,吳越是指吳越兩地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詩中的“吳越古今路”指吳越地區古今交通通路。而“滄波朝夕流”描繪了江水的波瀾壯闊,時刻流淌不息。
接下來的兩句“從來別離地,能使管弦愁”,表達了別離之地的悲傷之情。無論多少次離別,都會讓音樂和樂器也感到傷感。
下半闋的“江草帶煙暮,海云含雨秋”描繪了江邊的景色。江水上飄著煙霧,海上云層中還含有雨,景色秋意漸濃。
最后兩句“知君五陵客,不樂石門游”,指出了奚使君的身份和情感。奚使君是五陵中的客人,而五陵指的是貴族們的墓地,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地位高貴的人。然而他離別時并不開心,不喜歡在山門之外游玩,而是愿意與人告別。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描繪江南地區的自然景色和別離情愫為主旨,通過具體的描繪和抒發詩人的情感,展現了唐代的江南風光和人們的情感世界。
“從來別離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ōng jiāng sòng chù zhōu xī shǐ jūn
松江送處州奚使君
wú yuè gǔ jīn lù, cāng bō zhāo xī liú.
吳越古今路,滄波朝夕流。
cóng lái bié lí dì, néng shǐ guǎn xián chóu.
從來別離地,能使管弦愁。
jiāng cǎo dài yān mù, hǎi yún hán yǔ qiū.
江草帶煙暮,海云含雨秋。
zhī jūn wǔ líng kè, bù lè shí mén yóu.
知君五陵客,不樂石門游。
“從來別離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