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先詠袞衣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國人先詠袞衣詩”全詩
宮女猶傳洞簫賦,國人先詠袞衣詩。
華星卻復文昌位,別鶴重歸太乙池。
想到金閨待通籍,一時驚喜見風儀。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奉送李戶部侍郎自河南尹再除本官歸闕》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送李戶部侍郎自河南尹再除本官歸闕》是唐代劉禹錫的一首詩。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昔年曾在河南任職,今天離開東都感慨萬千。宮女們仍然傳唱著洞簫之曲,國人們先行吟詠袞衣之詩。華星又回到文昌的位置,別離的鶴重歸太乙池。想到將進京城,受到金閨的等待,一時之間驚喜之情溢于言表。
詩意:
這首詩是劉禹錫以詩歌的方式送別李戶部侍郎,他從河南尹的職位再次歸闕(指返回朝廷)。詩人回顧過去,在河南的任職時,他曾寫下了振奮人心的詞章。如今他離開東都(長安),心中充滿了離別的思緒。然而,他發現宮女們仍然傳唱著他的洞簫之曲,國人們也先行吟詠他的袞衣之詩,這使他感到非常欣慰。華星(指李戶部侍郎)又回到了文昌(指高官顯貴的地位),而離別的鶴(指離別的人)重回了太乙池(指遠離塵囂的地方)。詩人想到自己即將進入京城,受到金閨(指貴族女子)的等待,對這一切充滿了驚喜和喜悅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送別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對李戶部侍郎的祝福和對過去時光的回顧。詩人通過對過去和現在的對比,展現了時光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詩中提到的洞簫賦和袞衣詩分別代表了詩人在宮廷中的才華和聲望,而宮女們和國人們仍然傳頌這些作品,顯示了詩人的影響力和聲望依然存在。華星回到文昌位,離別的鶴重回太乙池,表達了官員在仕途中的得失和離合之感。最后,詩人想到自己即將進入京城受到金閨的等待,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
整首詩字里行間充滿了離別、懷舊、希望和喜悅的情感,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示了唐代官員的榮耀與悲壯,以及對京城生活的向往。劉禹錫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使得這首詩在形式上和意義上都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國人先詠袞衣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sòng lǐ hù bù shì láng zì hé nán yǐn zài chú běn guān guī quē
奉送李戶部侍郎自河南尹再除本官歸闕
xī nián nèi shǔ zhèn xióng cí, jīn rì dōng dōu jié qù sī.
昔年內署振雄詞,今日東都結去思。
gōng nǚ yóu chuán dòng xiāo fù,
宮女猶傳洞簫賦,
guó rén xiān yǒng gǔn yī shī.
國人先詠袞衣詩。
huá xīng què fù wén chāng wèi, bié hè zhòng guī tài yǐ chí.
華星卻復文昌位,別鶴重歸太乙池。
xiǎng dào jīn guī dài tōng jí, yī shí jīng xǐ jiàn fēng yí.
想到金閨待通籍,一時驚喜見風儀。
“國人先詠袞衣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