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際溶溶雪水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際溶溶雪水來”全詩
夢渚草長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
巴人淚應猿聲落,蜀客船從鳥道回。
十二碧峰何處所,永安宮外是荒臺。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松滋渡望峽中》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松滋渡望峽中》是唐代劉禹錫的作品。詩中描繪了渡口的景色和人們的離別情景,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感傷之情。
詩詞中描繪了渡口的景色:渡頭輕雨灑寒梅,云際溶溶雪水來。雨灑著寒梅,形成了一幅朦朧的畫面。同時,雨水也使得山腳下的雪水不斷流淌,遠處的山脈似乎在云霧中消失。
接下來,詩詞描寫了詩人的離別情景:夢渚草長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詩人來到渡口,看到草木長滿了對岸的遙遠地方,但他并不能夠看清具體的景色,仿佛置身于夢境之中。他注視著渡口,思緒飄散,感嘆著對故土的離別。同時,他看到夷陵這片土地,土色呈黑色,似乎有著秦朝的灰燼。
詩中還描繪了巴人和蜀客的情景:巴人淚應猿聲落,蜀客船從鳥道回。巴人聽到猿猴的叫聲,淚水悄然落下,表達了對故土的依戀和離別的悲傷。蜀客乘船沿著鳥道離去,鳥也在空中翱翔,回歸故鄉。
最后,詩人問道十二碧峰何處所,永安宮外是荒臺。他不知道那十二座峰巒位于何處,他所在的地方是永安宮的外圍,荒蕪而孤寂,與他內心的離別情感相映成趣。
這首詩通過景色的描繪和離別情景的描述,表達詩人對故土的思念和對離別的傷感之情。詩意深遠,令人唏噓。
“云際溶溶雪水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ōng zī dù wàng xiá zhōng
松滋渡望峽中
dù tóu qīng yǔ sǎ hán méi, yún jì róng róng xuě shuǐ lái.
渡頭輕雨灑寒梅,云際溶溶雪水來。
mèng zhǔ cǎo zhǎng mí chǔ wàng,
夢渚草長迷楚望,
yí líng tǔ hēi yǒu qín huī.
夷陵土黑有秦灰。
bā rén lèi yīng yuán shēng luò, shǔ kè chuán cóng niǎo dào huí.
巴人淚應猿聲落,蜀客船從鳥道回。
shí èr bì fēng hé chǔ suǒ, yǒng ān gōng wài shì huāng tái.
十二碧峰何處所,永安宮外是荒臺。
“云際溶溶雪水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