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斯荒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臥斯荒野”全詩
伶仃白骨瀟灑。
不知何處游蕩子,難辨女男真假。
拋棄也。
是前世無修,只放猿兒傻。
今生墮下,被風吹雨*日*,更遭無緒牧童打。
余終待搜問因由,還有悲傷,那得談話。
口銜泥土沙滿眼,堪向此中凋謝。
長曉夜。
算論秋冬年代,春和夏。
四時取寡。
人家小大早悟,便休夸俏聘風雅。
分類: 摸魚兒
《摸魚兒》王哲 翻譯、賞析和詩意
《摸魚兒·嘆骷髏》是元代詩人王哲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嘆骷髏,臥在這荒野之中。
孤零零的白骨,顯得飄逸自如。
不知道這個游蕩的鬼魂來自何方,難以辨別是男是女。
被拋棄了,也許是前世的罪孽,只能任由愚蠢的猿兒放肆。
今生墮落,被風吹雨打,更遭無知的牧童欺凌。
我一直等待著尋找原因,但悲傷仍然存在,無法言談。
嘴里咀嚼著泥土和沙礫,眼中充滿了蒼涼和凋零。
長夜漫漫,算算秋冬的歲月,春與夏的時光。
四季中只取得寥寥幾分,人們早早覺悟,便不再夸耀風雅之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嘆息一具骷髏的命運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骷髏的同情和對世事的思考。詩中的骷髏孤獨地臥在荒野中,白骨瀟灑而無拘無束,象征著生命的無常和虛幻。作者對骷髏的身份和性別產生懷疑,暗示人性的混亂和迷失。詩中的骷髏被拋棄和欺凌,代表了弱者在社會中的無助和遭遇的不公。作者通過描寫骷髏的遭遇,表達了對生命的無奈和對人性的痛惜。
詩詞中出現的泥土、沙礫、風吹雨打等形象,增加了詩的真實感和生動感,同時也象征了世間的荒涼和無情。詩詞末尾提到人們早早覺悟,不再夸耀風雅之事,反映了作者對人們追求名利和虛榮的批判態度。詩詞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人性的浮躁,呼喚著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對社會的反思。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社會現象的關注,通過描寫骷髏的形象和命運,寄托了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對真理的追求。它既展現了元代詩人獨特的寫作風格,又傳遞了普世而深沉的人生哲理,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
“臥斯荒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ō yú ér
摸魚兒
tàn kū lóu wò sī huāng yě.
嘆骷髏、臥斯荒野。
líng dīng bái gǔ xiāo sǎ.
伶仃白骨瀟灑。
bù zhī hé chǔ yóu dàng zǐ, nán biàn nǚ nán zhēn jiǎ.
不知何處游蕩子,難辨女男真假。
pāo qì yě.
拋棄也。
shì qián shì wú xiū, zhǐ fàng yuán ér shǎ.
是前世無修,只放猿兒傻。
jīn shēng duò xià, bèi fēng chuī yǔ rì, gèng zāo wú xù mù tóng dǎ.
今生墮下,被風吹雨*日*,更遭無緒牧童打。
yú zhōng dài sōu wèn yīn yóu, hái yǒu bēi shāng, nà de tán huà.
余終待搜問因由,還有悲傷,那得談話。
kǒu xián ní tǔ shā mǎn yǎn, kān xiàng cǐ zhōng diāo xiè.
口銜泥土沙滿眼,堪向此中凋謝。
zhǎng xiǎo yè.
長曉夜。
suàn lùn qiū dōng nián dài, chūn hé xià.
算論秋冬年代,春和夏。
sì shí qǔ guǎ.
四時取寡。
rén jiā xiǎo dà zǎo wù, biàn xiū kuā qiào pìn fēng yǎ.
人家小大早悟,便休夸俏聘風雅。
“臥斯荒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