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臂三公定送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折臂三公定送方”全詩
塵污腰間青襞綬,風飄掌下紫游韁。
上車著作應來問,折臂三公定送方。
猶賴德全如醉者,不妨吟詠入篇章。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秘書崔少監見示墜馬長句,因而和之》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秘書崔少監見示墜馬長句,因而和之》是唐代劉禹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麟臺少監是以前的仙郎,
在洛水橋邊墜馬受傷。
塵污了腰間的青襞綬,
風吹動掌中的紫游韁。
上車時應該問候他的著作,
折臂的三公們定會送他回家。
還幸他的德行如同醉漢,
沒有妨礙他吟詠寫入篇章。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秘書崔少監的贊美和慰問。崔少監是麟臺的少監,曾擔任過仙郎的職位。他在洛水橋邊墜馬受傷,身上的青襞綬被塵土弄臟,手中的紫游韁被風吹動。詩中提到當崔少監上車時,應該問候他的著作,折臂的三公們定會送他回家。最后,作者稱贊崔少監的品德高尚,就像醉漢一樣,他的傷勢并沒有妨礙他吟詠創作,這些作品也會被記錄在篇章中。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崔少監墜馬受傷的情景,展示了作者對他的敬佩和欽佩之情。崔少監作為麟臺的少監,曾經是仙郎,身份顯赫。然而,他在洛水橋邊發生了墜馬事故,受傷不輕,體現了他為國家工作付出的辛勤努力。詩中的細節描寫,如腰間的青襞綬和手中的紫游韁,展示了他的職位和地位,同時也突出了他受傷后的頹廢和疲憊。然而,作者并沒有強調崔少監的不幸,而是表揚了他高尚的品德和才華。崔少監無論在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堅持,他的傷勢并沒有阻礙他進行吟詠創作。作者稱贊他的德行如同醉漢一般,可能表示他的才華和創作猶如醉人美酒,讓人陶醉其中。整首詩以贊美和鼓勵為主題,展現了崔少監在困境中的堅韌精神和藝術才華。
“折臂三公定送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ì shū cuī shǎo jiān jiàn shì zhuì mǎ cháng jù, yīn ér hé zhī
秘書崔少監見示墜馬長句,因而和之
lín tái shǎo jiān jiù xiān láng, luò shuǐ qiáo biān zhuì mǎ shāng.
麟臺少監舊仙郎,洛水橋邊墜馬傷。
chén wū yāo jiān qīng bì shòu,
塵污腰間青襞綬,
fēng piāo zhǎng xià zǐ yóu jiāng.
風飄掌下紫游韁。
shàng chē zhù zuò yīng lái wèn, zhé bì sān gōng dìng sòng fāng.
上車著作應來問,折臂三公定送方。
yóu lài dé quán rú zuì zhě, bù fáng yín yǒng rù piān zhāng.
猶賴德全如醉者,不妨吟詠入篇章。
“折臂三公定送方”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