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捉月事同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中捉月事同然”全詩
水中捉月事同然。
隔靴抓癢越孜煎。
紐石作弦何日撫,鉆木待火幾時然。
恰如撅地覓尋天。
分類:
《完溪沙 原無調名,茲據律補》王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完溪沙 原無調名,茲據律補》
中文譯文:完美的河灘沙,本無名調,此處依律補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元代詩人王哲的作品,以形容自然景物和抒發思緒為特點。詩人通過對空中追逐聲音、水中捉取月亮以及隔著鞋子抓癢越來越煩躁的描寫,表達了人們在追求完美、滿足欲望時往往陷入困境的境遇。
首先,詩中描述了一種"空里追聲"的情景,意味著我們追求虛無縹緲、不切實際的東西時往往是徒勞無功的。這種追求可能是社會地位、名譽或者其他不現實的欲望,最終只會使人感到失望和空虛。
其次,"水中捉月"意味著人們企圖達到不可能的事情,類似于海市蜃樓中的幻覺。這種追求與前一句類似,強調了人們往往追求無法實現的理想或目標,最終只是徒勞無功。
接著,詩中提到"隔靴抓癢越孜煎",抓癢是一種滿足欲望的行為,但是當欲望不能得到滿足時,只會越來越煩躁和焦慮。這句表達了人們在追求欲望時的困境,即使是滿足了表面的需求,內心的渴望仍然無法得到滿足。
最后兩句詩,"紐石作弦何日撫,鉆木待火幾時然",通過比喻的方式,表達了人們渴望得到滿足的愿望。紐石作弦指的是弦樂器,當琴弦松弛時需要重新調整,鉆木待火則是指等待木材被火燒煉成有用的器物。這兩句詩意味著人們對于滿足欲望的渴望,但卻不知何時能夠實現。
整首詩以形象生動的描寫和比喻手法,表達了人們在追求完美和滿足欲望時常常陷入困境的現實。它提醒人們要理性地面對自己的欲望,不要追求不現實的東西,以免陷入無盡的痛苦和焦慮之中。
“水中捉月事同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án xī shā yuán wú diào míng, zī jù lǜ bǔ
完溪沙 原無調名,茲據律補
kōng lǐ zhuī shēng wǎng le xián.
空里追聲枉了賢。
shui zhong zhuo yue shì tóng rán.
水中捉月事同然。
gé xuē zhuā yǎng yuè zī jiān.
隔靴抓癢越孜煎。
niǔ shí zuō xián hé rì fǔ, zuān mù dài huǒ jǐ shí rán.
紐石作弦何日撫,鉆木待火幾時然。
qià rú juē dì mì xún tiān.
恰如撅地覓尋天。
“水中捉月事同然”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