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景蹉跎屬老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光景蹉跎屬老夫”全詩
秋隼得時凌汗漫,寒龜飲氣受泥涂。
東隅有失誰能免,北叟之言豈便無。
振臂猶堪呼一擲,爭知掌下不成盧。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樂天寄重和晚達冬青一篇,因成再答》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樂天寄重和晚達冬青一篇,因成再答》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云變化充滿了年少的活力,光景的流逝卻屬于老年人。
秋天獵鷹在恰當的時刻飛翔,寒冷的烏龜喝著泥漿。
在東方的角落有誰能幸免于失去,北方的老人的言語難道沒有道理。
振臂一呼仍然可以發出力量,誰能知道在掌握之下無法取得勝利。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人生巨大變化和光陰流逝的思考。劉禹錫通過描繪自然界的景象,寓意著人生的起伏和無常。他描述了年輕時充滿活力的風云變化,對比老年時光景流逝的無奈。同時,詩中也充滿了對人生命運的思考和對命運的抗爭態度。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自然界的意象,巧妙地抒發了詩人對人生變化的感慨和對命運的思考。詩中的風云變化、秋隼和寒龜等意象,形象地揭示了人生的起伏和逆境。詩人通過東隅有失的表達,表明無法完全避免人生中的損失和困惑,而北叟的言語則提醒人們要從老人的經驗中汲取智慧。最后兩句"振臂猶堪呼一擲,爭知掌下不成盧"表達了詩人依然有抗爭的決心,盡管人生充滿變數,但仍然要大膽努力,不畏艱難。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劉禹錫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表達了積極向上的態度和對抗命運的決心。
“光景蹉跎屬老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è tiān jì zhòng hé wǎn dá dōng qīng yī piān, yīn chéng zài dá
樂天寄重和晚達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fēng yún biàn huà ráo nián shào, guāng jǐng cuō tuó shǔ lǎo fū.
風云變化饒年少,光景蹉跎屬老夫。
qiū sǔn de shí líng hàn màn,
秋隼得時凌汗漫,
hán guī yǐn qì shòu ní tú.
寒龜飲氣受泥涂。
dōng yú yǒu shī shuí néng miǎn, běi sǒu zhī yán qǐ biàn wú.
東隅有失誰能免,北叟之言豈便無。
zhèn bì yóu kān hū yī zhì, zhēng zhī zhǎng xià bù chéng lú.
振臂猶堪呼一擲,爭知掌下不成盧。
“光景蹉跎屬老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