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卻得蓬莊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如何卻得蓬莊住”全詩
得寵還驚,防患尋歸路。
若戀功名尖險處。
如何卻得蓬莊住。
或問扶風緣甚去。
京兆風仙,遠遠親來度。
便覺靈明常有主。
分類: 鳳棲梧
《鳳棲梧》馬鈺 翻譯、賞析和詩意
《鳳棲梧》是元代詩人馬鈺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寫范蠡和張良的故事,表達了追求真理和自由的主題。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范蠡和張良當日悟,
得寵還驚,防患尋歸路。
若戀功名尖險處,
如何卻得蓬莊住。
或問扶風緣甚去,
京兆風仙,遠遠親來度。
便覺靈明常有主。
詩意和賞析:
《鳳棲梧》通過范蠡和張良的故事,探討了人生追求真理和自由的價值。詩詞的開篇表達了范蠡和張良在某個歷史時刻共同覺悟的情景,他們意識到在得到皇帝的寵愛之后也要警惕危險,尋找回歸本心的道路。
詩中提到范蠡和張良戀著功名,但他們明白功名背后隱藏著尖銳的危險。這表達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深思熟慮,呼喚人們不要被表面的榮耀所迷惑,要時刻保持警惕,選擇正確的道路。
"蓬莊"指的是簡樸的居所,這里象征著遠離塵囂的寧靜和自由。詩中表達了范蠡和張良渴望遠離功名利祿的紛擾,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下文提到扶風和京兆,這是指范蠡和張良的出生地和歸宿地。"風仙"指的是范蠡和張良,他們被賦予了超凡脫俗的品質。這里表達了他們的親近感,無論身在何處,他們的精神與他們的家鄉始終相連。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范蠡和張良的贊頌和敬仰。詩人認為他們具有清晰的洞察力和明確的主張,他們的行動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意義。
總體而言,馬鈺的《鳳棲梧》通過范蠡和張良的故事,引發了對追求真理和自由的思考。詩人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表達,表達了他對追求內心真理和自由的敬仰和贊頌。這首詩詞給予讀者一種啟迪,引導人們思考人生意義的核心價值。
“如何卻得蓬莊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qī wú
鳳棲梧
fàn lǐ zhāng liáng dāng rì wù.
范蠡張良當日悟。
dé chǒng hái jīng, fáng huàn xún guī lù.
得寵還驚,防患尋歸路。
ruò liàn gōng míng jiān xiǎn chù.
若戀功名尖險處。
rú hé què dé péng zhuāng zhù.
如何卻得蓬莊住。
huò wèn fú fēng yuán shén qù.
或問扶風緣甚去。
jīng zhào fēng xiān, yuǎn yuǎn qīn lái dù.
京兆風仙,遠遠親來度。
biàn jué líng míng cháng yǒu zhǔ.
便覺靈明常有主。
“如何卻得蓬莊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