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珰謁者引蜺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銀珰謁者引蜺旌”全詩
白鶴迎來天樂動,金龍擲下海神驚。
元君伏奏歸中禁,武帝親齋禮上清。
何事夷門請詩送,梁王文字上聲名。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和令狐相公送趙常盈煉師與中貴人同拜岳…投龍畢卻赴京》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令狐相公送趙常盈煉師與中貴人同拜岳…投龍畢卻赴京》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銀珰謁者引蜺旌,
霞帔仙官到赤城。
白鶴迎來天樂動,
金龍擲下海神驚。
元君伏奏歸中禁,
武帝親齋禮上清。
何事夷門請詩送,
梁王文字上聲名。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令狐相公送趙常盈煉師和中貴人一同前往拜謁岳山的場景。令狐相公是指唐代宰相令狐德棻,趙常盈是一位煉丹師。
詩中描繪了銀珰謁官引領著儀仗隊,仙官們身著霞帔(一種仙袍)來到赤城(岳山的別稱)。白鶴飛來迎接他們,天上的樂聲動人心弦,金龍從天空中投下,海神也被驚動。
元君指的是皇帝,他在朝廷上聽取了趙常盈的奏章,然后皇帝親自主持齋禮,以表達對岳山的敬意。詩的最后兩句表明令狐相公請劉禹錫為趙常盈和中貴人賦詩,以增加他們在社會上的聲望。
賞析:
這首詩以華麗的辭藻和形象的描寫展示了山岳神圣的景象和皇帝對岳山的崇敬。通過描繪仙官、白鶴和金龍等神話傳說中的元素,詩詞創造了一種神秘而莊嚴的氛圍。
詩中的令狐相公是唐代著名的宰相,他送趙常盈煉師和中貴人前往岳山拜謁,展示了他們的身份和地位。同時,詩人劉禹錫通過賦詩的方式,將他們的名聲傳揚出去,加深了他們在社會上的聲望。
整首詩運用了華麗的辭藻和形象的描寫,展現了唐代壯麗的宮廷場景和山岳神圣的景象,同時也凸顯了令狐相公的高貴身份和地位。這首詩以其華麗的描寫和神秘的意境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宏偉壯麗的感覺,展現了唐代宮廷文化的繁榮和壯麗。
“銀珰謁者引蜺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íng hú xiàng gōng sòng zhào cháng yíng liàn shī yǔ zhōng guì rén tóng bài yuè tóu lóng bì què fù jīng
和令狐相公送趙常盈煉師與中貴人同拜岳…投龍畢卻赴京
yín dāng yè zhě yǐn ní jīng, xiá pèi xiān guān dào chì chéng.
銀珰謁者引蜺旌,霞帔仙官到赤城。
bái hè yíng lái tiān lè dòng,
白鶴迎來天樂動,
jīn lóng zhì xià hǎi shén jīng.
金龍擲下海神驚。
yuán jūn fú zòu guī zhōng jìn, wǔ dì qīn zhāi lǐ shàng qīng.
元君伏奏歸中禁,武帝親齋禮上清。
hé shì yí mén qǐng shī sòng, liáng wáng wén zì shǎng shēng míng.
何事夷門請詩送,梁王文字上聲名。
“銀珰謁者引蜺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