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巖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松柏巖前”全詩
水升火降,大藥自然燒。
歌舞相陪童稚,利名棄、不讓漁樵。
忘人我,清貧為樂,怕底是塵囂。
人來求追薦,千言萬語,苦苦相邀。
便加持齋戒,遙拜云寮。
禱告重陽師父,救亡靈、得上青宵。
鸞鶴引,孤魂滯魄,相從總逍遙。
分類: 滿庭芳
《滿庭芳 赴登州黃?大醮》馬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滿庭芳 赴登州黃?大醮》是元代馬鈺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分析:
中文譯文:
松柏巖前,煙霞洞里,清風吹動靈苗。
水升火降,大藥自然燒。
歌舞相陪童稚,利名棄、不讓漁樵。
忘人我,清貧為樂,怕底是塵囂。
人來求追薦,千言萬語,苦苦相邀。
便加持齋戒,遙拜云寮。
禱告重陽師父,救亡靈、得上青宵。
鸞鶴引,孤魂滯魄,相從總逍遙。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赴登州參加黃?大醮的場景。在山巖林立的地方,煙霧繚繞、靈動的樹木隨風搖曳。水升火降,大藥自然燃燒,預示著慶典的開始。歌舞歡快,孩童們一同歡笑,盡情舞蹈,不顧名利而舍棄了漁樵的生活。詩人忘記了他人的評價,以清貧為樂,害怕的只是塵世的喧囂。有人前來請求他的推薦,千言萬語,他苦苦相邀。于是他開始禁食齋戒,遠遠地向云寮祈禱。他祈求重陽師父的庇佑,希望能拯救那些失落的靈魂,讓他們得以升上青宵。鸞鶴引領著這些孤魂滯魄,他們相互陪伴,一同逍遙。
賞析:
這首詩詞以生動的形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一個神秘而充滿儀式感的場景。詩人通過描繪山巖、煙霧和樹木,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氛圍,使讀者仿佛置身其中。水升火降的場景與大藥燃燒的描寫,給人一種神奇和儀式感的氛圍。歌舞童稚的描寫表現了慶典的喜悅和活力,而詩人舍棄利名、追求清貧的態度彰顯了他對世俗的超脫和追求內心自由的態度。在面對他人的請求時,詩人選擇了虔誠的禁食齋戒和禱告,展現了他對信仰和超越塵世的向往。最后,詩人描繪了孤魂滯魄與鸞鶴相伴的畫面,表達了詩人對靈魂的關懷和對逍遙自在的向往。
這首詩詞通過精細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一幅神秘而富有情感的畫面,同時抒發了詩人對超越塵世的追求和對內心自由的向往。
“松柏巖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tíng fāng fù dēng zhōu huáng? dà jiào
滿庭芳 赴登州黃?大醮
sōng bǎi yán qián, yān xiá dòng lǐ, qīng fēng chuī dòng líng miáo.
松柏巖前,煙霞洞里,清風吹動靈苗。
shuǐ shēng huǒ jiàng, dà yào zì rán shāo.
水升火降,大藥自然燒。
gē wǔ xiāng péi tóng zhì, lì míng qì bù ràng yú qiáo.
歌舞相陪童稚,利名棄、不讓漁樵。
wàng rén wǒ, qīng pín wéi lè, pà dǐ shì chén xiāo.
忘人我,清貧為樂,怕底是塵囂。
rén lái qiú zhuī jiàn, qiān yán wàn yǔ, kǔ kǔ xiāng yāo.
人來求追薦,千言萬語,苦苦相邀。
biàn jiā chí zhāi jiè, yáo bài yún liáo.
便加持齋戒,遙拜云寮。
dǎo gào chóng yáng shī fù, jiù wáng líng dé shàng qīng xiāo.
禱告重陽師父,救亡靈、得上青宵。
luán hè yǐn, gū hún zhì pò, xiāng cóng zǒng xiāo yáo.
鸞鶴引,孤魂滯魄,相從總逍遙。
“松柏巖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