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歸人將集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渤海歸人將集去”全詩
渤海歸人將集去,梨園弟子請詞來。
瓊枝未識魂空斷,寶匣初臨手自開。
莫道專城管云雨,其如心似不然灰。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酬楊司業巨源見寄》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楊司業巨源見寄》 譯文:
望著辟雍流水接近靈臺,水中有絕世才子的詩篇。
歸來的渤海人將要離去,梨園的弟子請他寫詞。
美玉般的花枝還不識魂靈已經離去,珍寶匣子初次被打開。
不要說城市的專管云雨,它的內心像灰燼一樣無法燃燒。
詩意:
這首詩是劉禹錫酬答楊素的詩,描寫了一位有絕世才子之詩的滄海歸人,回到故鄉后受到梨園弟子們的請召,請求他為他們寫詞。但是,他內心已經冷漠如灰燼,無法再有創作的熱情。這首詩通過對歸人內心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經歷的思考和對詩人才情的贊嘆。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歸人內心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人生經歷和才子之境的思考和贊嘆。歸人曾有過絕世才子的詩篇,但是他回到家鄉后,被梨園弟子們請召,期待他再次創作,但歸人內心已經冷漠如灰燼,無法再有熱情。這種情感的表達,反映了人生的變遷,以及才情的無常。
同時,通過描繪辟雍流水、靈臺等景物,以及珍寶匣子等象征物,增加了詩的藝術感。作者通過這些景物和象征物的描繪,從而升華了詩的主題,使得讀者更加深入地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意義。
這首詩整體上給人以深思的感覺,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才子之境和人生經歷的思考和贊嘆。
“渤海歸人將集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yáng sī yè jù yuán jiàn jì
酬楊司業巨源見寄
bì yōng liú shuǐ jìn líng tái, zhōng yǒu shī piān jué shì cái.
辟雍流水近靈臺,中有詩篇絕世才。
bó hǎi guī rén jiāng jí qù,
渤海歸人將集去,
lí yuán dì zǐ qǐng cí lái.
梨園弟子請詞來。
qióng zhī wèi shí hún kōng duàn, bǎo xiá chū lín shǒu zì kāi.
瓊枝未識魂空斷,寶匣初臨手自開。
mò dào zhuān chéng guǎn yún yǔ, qí rú xīn shì bù rán huī.
莫道專城管云雨,其如心似不然灰。
“渤海歸人將集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