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其下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居其下兮”全詩
我居其下兮,于今幾霜?朝飲其水兮,莫食其鯉與魴。
我日斯邁兮,于余心以何傷。
分類:
作者簡介(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渭濱操》袁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渭濱操》是明代袁凱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渭之岸盤盤兮,其流湯湯。
我居其下兮,于今幾霜?
朝飲其水兮,莫食其鯉與魴。
我日斯邁兮,于余心以何傷。
譯文:
渭河的岸邊曲曲折折,水流滾滾。
我身居其下,如今經歷了幾番寒霜?
早晨飲水于此,卻不食渭河的鯉魚和魴魚。
我每一天度過,為何傷害了我的心靈?
詩意:
《渭濱操》以渭河為背景,表達了詩人袁凱對自己境遇的思考和感慨。渭河曲折流淌,象征著人生的曲折與起伏。詩人置身其中,反思自己的人生歷程,思考歲月的流逝和自身的成長。他每天早晨飲水于渭河,但卻不食用其中的魚,這表明他對于外在物質享受的無所求,更注重心靈的滋養和內在的成長。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對于自身經歷和內心感受的疑問,探究生活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賞析:
《渭濱操》通過對渭河的描寫和自身的體悟,抒發了詩人對于人生境遇和內心體驗的思考。詩中的渭河景象與詩人的心境相互映襯,渭河的曲折流淌象征著人生的起伏和曲折,而詩人居于其中,回顧自身的歷程,反思人生的意義。他選擇飲水而不食魚,彰顯了對于物質享受的淡泊態度,更注重心靈的滋養和內在的成長。最后一句以疑問的方式呈現,展示了詩人對于自身經歷和內心感受的思考,引發讀者對于生活意義的思考。整首詩以簡練而深沉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和內心的感悟,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我居其下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èi bīn cāo
渭濱操
wèi zhī àn pán pán xī, qí liú shāng shāng.
渭之岸盤盤兮,其流湯湯。
wǒ jū qí xià xī, yú jīn jǐ shuāng? cháo yǐn qí shuǐ xī, mò shí qí lǐ yǔ fáng.
我居其下兮,于今幾霜?朝飲其水兮,莫食其鯉與魴。
wǒ rì sī mài xī, yú yú xīn yǐ hé shāng.
我日斯邁兮,于余心以何傷。
“我居其下兮”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