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賢在君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忠賢在君側”全詩
蟲來嚙樹根,終也被棘傷。
棘傷蟲即死,樹葉自芬芳。
忠賢在君側,四夷敢陸梁?不獨君與臣,亦有弟與兄。
兄弟宜相近,不宜遠相忘。
相忘亦何難,外侮不可當。
君看《芳樹》辭,辭短義則長。
分類:
作者簡介(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芳樹》袁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芳樹》是明代袁凱創作的一首詩詞,它描繪了一棵芳香的樹,以及樹與棘、蟲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這些形象表達了忠貞、親情和國家統一的主題。
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樹生于后園,旁邊長出了棘。蟲來嚙樹根,卻被棘刺傷。結果是蟲死了,而樹葉卻更加芬芳。這里,樹象征忠誠的臣子,而棘則是指外來的敵人或障礙。被棘刺傷的蟲子可以理解為叛逆者或敵人的下場。盡管忠貞的臣子在面對外患時可能會受傷,但他們的忠誠卻能使國家更加繁榮昌盛。
詩詞接著表達了兄弟之間的情誼。它提到了兄弟應該相互靠近,而不是遙遠地遺忘對方。即使互相遺忘似乎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面對外來侵略時,兄弟之間的團結卻是不可動搖的。這里兄弟的形象可以延伸為國家內部的團結和和睦。
最后,詩詞以簡潔而有力的結尾。它強調了這首詩的短小,但它所傳達的思想卻是深遠的。通過簡潔的辭章,袁凱傳遞了關于忠誠、親情和團結的重要價值觀。
這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忠誠、親情以及國家統一的主題。袁凱巧妙地運用了自然的象征,將個人情感與國家命運相結合,使這首詩詞具有了廣泛的意義和共鳴。
“忠賢在君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āng shù
芳樹
fāng shù shēng hòu yuán, jí shēng fāng shù bàng.
芳樹生后園,棘生芳樹傍。
chóng lái niè shù gēn, zhōng yě bèi jí shāng.
蟲來嚙樹根,終也被棘傷。
jí shāng chóng jí sǐ, shù yè zì fēn fāng.
棘傷蟲即死,樹葉自芬芳。
zhōng xián zài jūn cè, sì yí gǎn lù liáng? bù dú jūn yǔ chén, yì yǒu dì yǔ xiōng.
忠賢在君側,四夷敢陸梁?不獨君與臣,亦有弟與兄。
xiōng dì yí xiāng jìn, bù yí yuǎn xiāng wàng.
兄弟宜相近,不宜遠相忘。
xiāng wàng yì hé nán, wài wǔ bù kě dāng.
相忘亦何難,外侮不可當。
jūn kàn fāng shù cí, cí duǎn yì zé zhǎng.
君看《芳樹》辭,辭短義則長。
“忠賢在君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