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絲牽木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游絲牽木杪”全詩
游絲牽木杪,孤鶯鳴水濱。
羈人懷舊居,日夕自傷神。
遙遙千里途,豈復念苦辛。
欣然入場圃,兒女各來親。
當軒釋負檐,拂去衣上塵。
老夫行役久,歸來志復伸。
陶潛愛清風,張生思故莼。
援筆為此詩,示我鄰里人。
分類:
作者簡介(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京師歸別業》袁凱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京師歸別業》是明代袁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郊園已經長滿了草,各種花草停留在我余春之間。游絲牽引著樹梢,孤雌鳥在水邊歌唱。身為離鄉之人,懷念舊居,日夜傷神。漫長的千里旅途,何曾再想過艱辛。我欣然進入這庭園,兒女們紛紛前來親近。站在門前,我釋放了負擔,拂去了身上的塵埃。老夫行走勞累已久,回來時志向又延展開來。陶潛喜歡清風,張生思念故鄉的莼菜。我揮筆寫下這首詩,向鄰里們展示。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離鄉漂泊的游子回到故鄉的情景。詩人以郊園中的景物為背景,表達了自己對故鄉的懷念之情。他在郊園中觀賞著郁郁蔥蔥的草木和各種花卉,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游絲在樹梢上飄蕩,孤雌鳥在水邊鳴唱,這些景象進一步勾起了他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作為一個離鄉多年的人,他在游子的身份與心境中感受到了孤寂和無奈。然而,當他回到家園時,兒女們的歡迎和親近讓他釋放了心中的負擔,感受到了家的溫暖。詩人表達了自己長期奔波勞累后的疲憊和對家園的眷戀之情,同時也展示了對陶淵明和張九齡等古代文人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賞析:
《京師歸別業》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離鄉歸來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深情眷戀。詩人通過郊園的景物和自然意象,將內心的情感與外在的環境相融合,展示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他通過描繪孤雌鳥的鳴唱和游絲的飄蕩,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對家園和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對家園的描繪,表達了對故鄉的渴望和對歸鄉的美好期待。詩中的情感真摯而深沉,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整首詩詞以離鄉歸來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眷戀和對家庭的思念之情。同時,詩中還融入了對古代文人陶淵明和張九齡的致敬,展示了作者對他們的敬仰和追思。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內心情感,傳遞了詩人對家園和親人的深情,展示了詩人內心中對歸鄉的向往和對家庭溫暖的渴望。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情感真摯而深沉,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游絲牽木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shī guī bié yè
京師歸別業
jiāo yuán cǎo yǐ biàn, zá huì zhù yú chūn.
郊園草已遍,雜卉駐余春。
yóu sī qiān mù miǎo, gū yīng míng shuǐ bīn.
游絲牽木杪,孤鶯鳴水濱。
jī rén huái jiù jū, rì xī zì shāng shén.
羈人懷舊居,日夕自傷神。
yáo yáo qiān lǐ tú, qǐ fù niàn kǔ xīn.
遙遙千里途,豈復念苦辛。
xīn rán rù cháng pǔ, ér nǚ gè lái qīn.
欣然入場圃,兒女各來親。
dāng xuān shì fù yán, fú qù yī shàng chén.
當軒釋負檐,拂去衣上塵。
lǎo fū xíng yì jiǔ, guī lái zhì fù shēn.
老夫行役久,歸來志復伸。
táo qián ài qīng fēng, zhāng shēng sī gù chún.
陶潛愛清風,張生思故莼。
yuán bǐ wèi cǐ shī, shì wǒ lín lǐ rén.
援筆為此詩,示我鄰里人。
“游絲牽木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