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時還鄉拜庭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他時還鄉拜庭闈”全詩
生子當置鄒魯間,禮義薰陶易成德。
三江雪花沒馬牛,曹生扣門言遠游。
天地苦寒子何往,負笈從師清泖頭。
魯君為儒我所知,規矩進退無差池。
座中弟子十余輩,森森玉立多容儀。
子往拜之聽教誨,師嚴友親各從類。
一簣為山古所聞,百川與海終相會。
他時還鄉拜庭闈,百年門戶頓光輝。
里中父老皆稱嘆,勝似蘇家相國歸。
分類:
作者簡介(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送曹生從師》袁凱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曹生從師》是明代袁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沙入泥沙自黑,蓬生麻中豈不直。
白色的沙子摻雜在泥沙中會變黑,茂盛的蓬草生長在麻中豈會不挺拔。
生子當置鄒魯間,禮義薰陶易成德。
生養的孩子應當放在鄒魯之間,受禮儀和道義的陶冶才能容易成為德行高尚的人。
三江雪花沒馬牛,曹生扣門言遠游。
三江的雪花覆蓋了馬和牛,曹生敲門說要遠游。
天地苦寒子何往,負笈從師清泖頭。
天地寒冷艱苦,孩子去哪里?背著書袋跟隨師傅前往清泖頭。
魯君為儒我所知,規矩進退無差池。
魯君是我所知的儒家學者,他的行為規矩,進退有序毫無差池。
座中弟子十余輩,森森玉立多容儀。
座上坐著十多個弟子,他們一個個威嚴挺拔,容貌端莊。
子往拜之聽教誨,師嚴友親各從類。
孩子前去拜見他們,傾聽他們的教誨,師傅嚴厲,但又像親友一樣。
一簣為山古所聞,百川與海終相會。
古代傳聞一簣(一筐土)能成山,百川最終會與海相匯。
他時還鄉拜庭闈,百年門戶頓光輝。
將來回到家鄉拜見門庭,百年家門將會光輝耀眼。
里中父老皆稱嘆,勝似蘇家相國歸。
家鄉的老人們都稱贊他,勝過蘇家相國的歸來。
這首詩詞《送曹生從師》表達了對一個年輕人離家遠行,拜師學習的情景的描寫。詩中通過對曹生的描述、師傅的規矩和弟子們的威儀,展現了儒家禮義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對道德修養的追求。詩作者袁凱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曹生的遠行和師徒之間的情感,同時也表達了對曹生未來成就的期望和家鄉人的贊嘆。整首詩意蘊含深厚,賞析其中的儒家思想和對傳統價值觀的傳承。
“他時還鄉拜庭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áo shēng cóng shī
送曹生從師
bái shā rù ní shā zì hēi, péng shēng má zhōng qǐ bù zhí.
白沙入泥沙自黑,蓬生麻中豈不直。
shēng zǐ dāng zhì zōu lǔ jiān, lǐ yì xūn táo yì chéng dé.
生子當置鄒魯間,禮義薰陶易成德。
sān jiāng xuě huā méi mǎ niú, cáo shēng kòu mén yán yuǎn yóu.
三江雪花沒馬牛,曹生扣門言遠游。
tiān dì kǔ hán zi hé wǎng, fù jí cóng shī qīng mǎo tóu.
天地苦寒子何往,負笈從師清泖頭。
lǔ jūn wèi rú wǒ suǒ zhī, guī jǔ jìn tuì wú chā chí.
魯君為儒我所知,規矩進退無差池。
zuò zhōng dì zǐ shí yú bèi, sēn sēn yù lì duō róng yí.
座中弟子十余輩,森森玉立多容儀。
zi wǎng bài zhī tīng jiào huì, shī yán yǒu qīn gè cóng lèi.
子往拜之聽教誨,師嚴友親各從類。
yī kuì wèi shān gǔ suǒ wén, bǎi chuān yǔ hǎi zhōng xiāng huì.
一簣為山古所聞,百川與海終相會。
tā shí huán xiāng bài tíng wéi, bǎi nián mén hù dùn guāng huī.
他時還鄉拜庭闈,百年門戶頓光輝。
lǐ zhōng fù lǎo jiē chēng tàn, shèng sì sū jiā xiàng guó guī.
里中父老皆稱嘆,勝似蘇家相國歸。
“他時還鄉拜庭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