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遞盼春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迢遞盼春城”全詩
古人不可見,荒原今獨行。
遺堵儼若存,阡陌復縱橫。
依稀望極浦,迢遞盼春城。
江樹既晻靄,原花復晶熒。
長煙覆漁屋,白水亂鳧停山川豈云異,人事有消停。
即此傷往時,聊復樂其生。
寄言后來士,此理可自明。
分類:
作者簡介(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游西墅》袁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西墅》是明代袁凱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吳王追逐野獸的地方,士衡聽說了筜亭。古人不再可見,如今獨自行走在荒原。古老的城墻依然威嚴,道路縱橫交錯。朦朧中望見遠處江水,期盼著春城的到來。江樹被濃霧籠罩,原野上的花朵閃爍著晶瑩。遠處的漁屋被濃煙覆蓋,白色的水波亂翻著。山川之間何嘗異乎云天,人事已經平靜了下來。在這里懷念過去的時光,也享受著現在的生活。寄語后來的士人,這個道理可自己去領悟。
詩意和賞析:
《游西墅》以一種富有哲理和深思的情感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思考。詩中通過描繪吳王追逐野獸的場景,表達了古代帝王的豪邁和英勇,同時也傳達了時光荏苒、古人已逝的感嘆。士衡聽到筜亭的消息,他獨自行走在荒原之上,這種孤獨和寂寞的形象進一步強調了時光流轉的無情和人事的消逝。
詩中描繪的古城墻和縱橫交錯的道路,展示了歷史的厚重和人類文明的發展。遠處的江水和春城的期盼,象征著未來的希望和美好。然而,江樹被濃霧籠罩,漁屋被濃煙覆蓋,這些景象似乎暗示著現實世界的紛擾和困擾,與理想中的春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后幾句寄語后來的士人,表達了作者對于后人的期望和思考。這些士人可以從詩中領悟到人生的真諦,明白過去的回憶和現實的生活都有其價值和意義。通過理解和體悟詩中的思想,他們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生活的樂趣。
總的來說,《游西墅》以深邃的思考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時光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通過對古代景物和現實生活的對比,表達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希望,同時也寄托了對后人的期望和思考。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意境和哲理內涵,引人深思。
“迢遞盼春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xī shù
游西墅
wú wáng zhú shòu dì, shì héng wén dāng tíng.
吳王逐獸地,士衡聞筜亭。
gǔ rén bù kě jiàn, huāng yuán jīn dú xíng.
古人不可見,荒原今獨行。
yí dǔ yǎn ruò cún, qiān mò fù zòng héng.
遺堵儼若存,阡陌復縱橫。
yī xī wàng jí pǔ, tiáo dì pàn chūn chéng.
依稀望極浦,迢遞盼春城。
jiāng shù jì àn ǎi, yuán huā fù jīng yíng.
江樹既晻靄,原花復晶熒。
cháng yān fù yú wū, bái shuǐ luàn fú tíng shān chuān qǐ yún yì, rén shì yǒu xiāo tíng.
長煙覆漁屋,白水亂鳧停山川豈云異,人事有消停。
jí cǐ shāng wǎng shí, liáo fù lè qí shēng.
即此傷往時,聊復樂其生。
jì yán hòu lái shì, cǐ lǐ kě zì míng.
寄言后來士,此理可自明。
“迢遞盼春城”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