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從來膽力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信從來膽力壯”全詩
黃蒿斷岸少人跡,饑鳶無食聲啾啾。
狐貍向人呼姓名,兩腳直立當前行。
自信從來膽力壯,此日對之魂欲喪。
分類:
作者簡介(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老夫(五首)》袁凱 翻譯、賞析和詩意
《老夫(五首)》是明代袁凱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夫避開戰亂來到東海邊,海風吹拂衣袍,夜晚呼呼作響。黃蒿斷岸,很少有人的蹤跡,饑鳶無食,發出凄厲的啾啾聲。狐貍竟然直接叫出我的名字,兩只腳豎立在面前行走。老夫自信心從來就很大膽,但今天面對這一切,我的魂魄幾乎要消散了。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老人遭遇困境的境況,表達了他在逆境中的堅韌和勇氣。老人遠離戰火,來到東海邊避難,但依然面臨著困苦和饑餓。他感到孤獨,因為周圍幾乎沒有人的痕跡。餓饑的鳶鳥發出凄厲的聲音,增加了詩中的悲涼氛圍。然而,當老人面對狐貍時,他并沒有退縮,展現出自己的勇敢和自信。不過,這些困境使他的精神幾近崩潰。
賞析:
《老夫(五首)》通過描繪老人的遭遇和內心的掙扎,表達了人在逆境中的堅韌和勇氣。詩中的東海象征著遼闊的世界,老人來到這里似乎躲避了戰爭,但他并沒有找到真正的安寧與滿足。黃蒿斷岸、饑鳶無食的景象和狐貍的出現,凸顯了老人的孤獨和無助。然而,詩人通過老人的自信和膽識,展示了人性的堅毅和頑強,即使面對困境也能保持勇敢的態度。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人性的思考和對逆境中人們的贊美。這種堅韌精神和積極態度在困境中仍然能夠保持樂觀和勇敢,值得我們深思和贊美。
“自信從來膽力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ǎo fū wǔ shǒu
老夫(五首)
lǎo fū bì bīng dōng hǎi tóu, hǎi fēng chuī yī yè sōu sōu.
老夫避兵東海頭,海風吹衣夜颼颼。
huáng hāo duàn àn shǎo rén jī, jī yuān wú shí shēng jiū jiū.
黃蒿斷岸少人跡,饑鳶無食聲啾啾。
hú lí xiàng rén hū xìng míng, liǎng jiǎo zhí lì dāng qián xíng.
狐貍向人呼姓名,兩腳直立當前行。
zì xìn cóng lái dǎn lì zhuàng, cǐ rì duì zhī hún yù sàng.
自信從來膽力壯,此日對之魂欲喪。
“自信從來膽力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