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見其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思見其人”全詩
遙遙去鄉曲,當時已酸辛。
衣冠對俗吏,自卯直至申。
終日惟一飧,濁醪豈沾唇。
歸來荒園里,此志乃復伸。
清風坐北窗,雞黍會四鄰。
茫茫宇宙中,我思見其人。
¤
分類:
作者簡介(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燕》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燕。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1370)任監察御史,后因事為朱元璋所不滿,偽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4卷。
《古意(二十首)》袁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意(二十首)》是明代袁凱所寫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陶潛(陶淵明)不愿意從政,但最終卻貧困潦倒的心情。詩人通過描繪陶潛離開家鄉、經歷官場生涯以及最終回歸自然的經歷,表達了對官場腐敗的厭惡,以及對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陶潛不愿仕,既仕亦為貧。
陶淵明并不愿意從政,但即使從政了,也只是貧困潦倒的結果。
遙遙去鄉曲,當時已酸辛。
遠離故鄉,經歷了艱辛困苦。
衣冠對俗吏,自卯直至申。
身著衣冠與世俗的官吏相對,從早到晚。
終日惟一飧,濁醪豈沾唇。
整日只有一頓粗糧,濁酒怎么能沾唇。
歸來荒園里,此志乃復伸。
回到荒蕪的園中,才能再次追求自己的志向。
清風坐北窗,雞黍會四鄰。
坐在北窗下,享受清風,與鄰居共進雞黍之宴。
茫茫宇宙中,我思見其人。
在廣闊的宇宙中,我思考著陶淵明的形象。
這首詩詞通過陶淵明的經歷,表達了對官場腐敗和功利主義的批判,以及對自然、清風和樸素生活的向往。詩人袁凱通過描繪陶淵明的境遇,表達了自己對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感,并通過陶淵明的形象傳達了追求內心自由與寧靜的價值觀。這首詩詞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社會的現實困境和人們內心的追求,具有較高的文學藝術價值。
“我思見其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yì èr shí shǒu
古意(二十首)
táo qián bù yuàn shì, jì shì yì wèi pín.
陶潛不愿仕,既仕亦為貧。
yáo yáo qù xiāng qū, dāng shí yǐ suān xīn.
遙遙去鄉曲,當時已酸辛。
yì guān duì sú lì, zì mǎo zhí zhì shēn.
衣冠對俗吏,自卯直至申。
zhōng rì wéi yī sūn, zhuó láo qǐ zhān chún.
終日惟一飧,濁醪豈沾唇。
guī lái huāng yuán lǐ, cǐ zhì nǎi fù shēn.
歸來荒園里,此志乃復伸。
qīng fēng zuò běi chuāng, jī shǔ huì sì lín.
清風坐北窗,雞黍會四鄰。
máng máng yǔ zhòu zhōng, wǒ sī jiàn qí rén.
茫茫宇宙中,我思見其人。
¤
“我思見其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