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恨蕭條不并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恨蕭條不并時”全詩
他年誰繼容齋筆,應恨蕭條不并時。
分類:
《叔子寄示讀近人集題句、媵以長書、蓋各異》錢鐘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叔子寄示讀近人集題句、媵以長書、蓋各異》是當代作家錢鐘書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叔子寄示讀近人集題句、媵以長書、蓋各異。
摩詰文殊同說法,少陵太白細論詩。
他年誰繼容齋筆,應恨蕭條不并時。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叔子(指自己)寄給朋友的信中的詩句進行描述,表達了對文學創作的思考和對時代變遷的感慨。
詩中提到了兩位古代文學巨匠,摩詰和文殊,他們在佛教中被認為是智慧和智慧的化身。這里將他們的名字引用,可能暗示著對文學藝術與智慧的關聯。接著,詩人提到了另外兩位文學家,少陵和太白。少陵指的是唐代詩人杜牧,太白指的是唐代詩人杜甫。他們都以其細膩入微的詩歌風格而聞名,因此詩人在這里表達了對他們的贊美和欽佩。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未來文學創作的擔憂。詩人思考誰能夠繼承他的文學才華,誰能夠在容齋(指自己的書齋)中繼續寫下精彩的文字。然而,由于時代的變遷和環境的改變,詩人認為這種文學繁榮可能會逐漸消逝,他預感到了蕭條時代的來臨。這里透露出一種對傳統文學價值的思考和對時代變遷的憂慮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對古代和當代文學的對比,表達了對文學創作和傳承的思考,以及對時代變遷的感嘆。它呈現了詩人對文學藝術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擔憂,反映了他對傳統和現實之間的張力的思考。
“應恨蕭條不并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zǐ jì shì dú jìn rén jí tí jù yìng yǐ zhǎng shū gài gè yì
叔子寄示讀近人集題句、媵以長書、蓋各異
mó jí wén shū tóng shuō fǎ, shǎo líng tài bái xì lùn shī.
摩詰文殊同說法,少陵太白細論詩。
tā nián shuí jì róng zhāi bǐ, yīng hèn xiāo tiáo bù bìng shí.
他年誰繼容齋筆,應恨蕭條不并時。
“應恨蕭條不并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