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良冠百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循良冠百城”全詩
不知今史氏,何處列君名。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呂八見寄郡內書懷因而戲和》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呂八見寄郡內書懷因而戲和》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戲謔的口吻,表達了對自己與呂八的交情以及對名利的玩味和思考。
譯文:
呂八與我行文有名,文學風采在全城揚名。但我不知道現在的歷史記載里,他在哪里有一席之地。
詩意:
這首詩是劉禹錫寫給朋友呂八的回信,全詩以戲謔的語氣,浪漫且玩世不恭地表現了自己對名利的看法。劉禹錫既表達了對呂八文學才華的認可,也暗示了名譽與地位的空虛和瞬息的轉變。
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用自嘲的方式,對久未聯系的朋友呂八的來信做出的回應。通過表達對呂八的贊賞,劉禹錫也間接地表達了自己對名利的淡然態度。詩中有一種對名利浮華的嬉笑調侃,以及對人事無常的感慨。劉禹錫借文字游戲來形容呂八的才華,但又傳達了一種無常和虛幻的信息,暗示了名利的轉瞬即逝。整首詩通過這種戲謔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名利的反思和看法,展示了對名利的淡泊和超脫的情懷。
“循良冠百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ǚ bā jiàn jì jùn nèi shū huái yīn ér xì hé
呂八見寄郡內書懷因而戲和
wén yuàn zhèn jīn shēng, xún liáng guān bǎi chéng.
文苑振金聲,循良冠百城。
bù zhī jīn shǐ shì, hé chǔ liè jūn míng.
不知今史氏,何處列君名。
“循良冠百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