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壇古寺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遣壇古寺中”全詩
煉成丹龜在,騎去鶴巢空。
分類:
作者簡介(陶弼)
陶弼(1015—1078)宋代詩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陽縣)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豐元年。,年六十四歲。倜儻知兵,能為詩,有“左詩書,右孫吳”之譽。慶歷中(1045年左右)楊畋討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襲,大破之。以功得朔陽主簿,調朔陽令。兩知邕州,綏輯惠養,善政甚多。進西上閣門使,留知順州。交人襲取桄榔,弼獲間諜,諭以逆順,縱之去,終弼任不敢犯。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改東上閣門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事跡見《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銘》。
《丹灶山》陶弼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丹灶山》是宋代詩人陶弼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丹灶山》中文譯文:
羽客朝元地,
遣壇古寺中。
煉成丹龜在,
騎去鶴巢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神秘而富有詩意的場景。詩人陶弼以精巧的文字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情感。
首先,詩中提到了羽客,暗示了詩人的身份是一個仙人,他在清晨來到了一個神奇的地方——朝元之地。這里被形容為一個神秘的地方,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
接著,詩人描述了自己在一個古老的寺廟里設壇煉丹。丹灶是煉制丹藥的地方,代表了修行和追求長生不老的意象。通過煉丹的過程,詩人仿佛在追求超凡的境界。這里的古寺更增添了一種宗教與神秘的氛圍。
第三句描述了詩人煉成了丹藥,并以丹龜的形式出現。丹藥象征著長生不老、神仙之物,而丹龜是傳說中的靈獸,寓意長壽和智慧。這里的丹龜在詩人的煉制下成功成形,顯示了詩人對于追求長生不老的執著與努力。
最后一句寫詩人騎著丹龜飛去鶴巢,但鶴巢卻是空的。騎著丹龜飛行表現了詩人超凡脫俗的能力和追求。然而,鶴巢空無一物,或許是在暗示詩人追求的仙境并不存在,虛幻與現實之間的落差。
整首詩以簡潔而精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仙境般的場景,通過煉丹和騎丹龜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于長生不老和追求超越塵世的向往。然而,最后的空鶴巢揭示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使整首詩更加深邃而富有哲理。
“遣壇古寺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ān zào shān
丹灶山
yǔ kè cháo yuán dì, qiǎn tán gǔ sì zhōng.
羽客朝元地,遣壇古寺中。
liàn chéng dān guī zài, qí qù hè cháo kōng.
煉成丹龜在,騎去鶴巢空。
“遣壇古寺中”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