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第一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山第一重”全詩
旱時先出雨,陰穴又乘龍。
云影搖諸壑,雷聲起半空。
何當大滂沛,盡活四方農。
分類:
作者簡介(陶弼)
陶弼(1015—1078)宋代詩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陽縣)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豐元年。,年六十四歲。倜儻知兵,能為詩,有“左詩書,右孫吳”之譽。慶歷中(1045年左右)楊畋討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襲,大破之。以功得朔陽主簿,調朔陽令。兩知邕州,綏輯惠養,善政甚多。進西上閣門使,留知順州。交人襲取桄榔,弼獲間諜,諭以逆順,縱之去,終弼任不敢犯。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改東上閣門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事跡見《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銘》。
《膏澤峰》陶弼 翻譯、賞析和詩意
《膏澤峰》是宋代詩人陶弼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膏澤峰》中文譯文:
石壁蘊藏天降甘露,
南山高峻層巒雄壯。
旱季先有沐雨恩澤,
陰穴中又有神龍徐行。
云影搖曳于山谷間,
雷聲隆隆自半空中起。
何時能夠大量降雨,
滋潤充盈四方的農田。
詩意和賞析:
《膏澤峰》描繪了一幅自然界的壯麗景象,以及自然界的恩澤對農田的重要作用。詩中通過描繪石壁蘊藏的甘露、高峻的南山、旱季先有的雨水和陰穴中的神龍,展現了自然界的神奇和慈愛。云影搖曳、雷聲隆隆的描寫增添了一種壯闊和震撼的氛圍。
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界的景象和氣候變化的期望,希望能夠有豐沛的雨水降下,滋潤四方的農田,使農業豐收,人民得到豐盈和幸福。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景仰和對農田的殷切期盼,體現了宋代詩人重視自然生態和農業生產的思想觀念。
整首詩詞運用了自然景觀的描寫和意象的對比,以及對人們生活的關注,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恩澤和大自然力量的贊美,也體現了對社會穩定和人民幸福的渴望。
“南山第一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ào zé fēng
膏澤峰
shí bì hán tiān zé, nán shān dì yī zhòng.
石壁含天澤,南山第一重。
hàn shí xiān chū yǔ, yīn xué yòu chéng lóng.
旱時先出雨,陰穴又乘龍。
yún yǐng yáo zhū hè, léi shēng qǐ bàn kōng.
云影搖諸壑,雷聲起半空。
hé dāng dà pāng pèi, jǐn huó sì fāng nóng.
何當大滂沛,盡活四方農。
“南山第一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仄韻) 上聲二腫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