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把細泉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閑把細泉聽”全詩
獨尋危石坐,閑把細泉聽。
野鼠緣齋缽,山花落靜瓶。
斜陽過溪去,回首亂峰青。
分類:
作者簡介(陶弼)
陶弼(1015—1078)宋代詩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陽縣)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豐元年。,年六十四歲。倜儻知兵,能為詩,有“左詩書,右孫吳”之譽。慶歷中(1045年左右)楊畋討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襲,大破之。以功得朔陽主簿,調朔陽令。兩知邕州,綏輯惠養,善政甚多。進西上閣門使,留知順州。交人襲取桄榔,弼獲間諜,諭以逆順,縱之去,終弼任不敢犯。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改東上閣門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事跡見《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銘》。
《游龍洞訪僧不遇留詩》陶弼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龍洞訪僧不遇留詩》是宋代陶弼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路漫游何處,
巖洞深處門扉靜悄。
獨自尋找危崖坐下,
悠閑地傾聽細膩的泉水聲。
野鼠在僧房的缽中尋覓食物,
山花輕輕地飄落在靜謐的瓶中。
斜陽穿過溪水繼續向前流去,
回首望去,山峰依舊青蔥聳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漫步山間的情景。作者游走在龍洞中,希望能夠遇到一位僧人。在巖洞深處,門扉靜悄,沒有遇到僧人,只有寂靜與孤獨相伴。然而,作者并不感到寂寞,他在危崖上坐下,聆聽著泉水的聲音,享受著大自然的寧靜。他觀察到野鼠在僧房的缽中覓食,山花輕輕飄落在靜謐的瓶中。當斜陽穿過溪水,繼續流淌時,作者回首望去,看到山峰依然青蔥挺立。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
賞析:
陶弼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山林中的景象。通過描寫作者獨自漫游于龍洞中的情景,詩詞傳達出一種寧靜和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泉水的聲音、野鼠的行動以及山花的飄落,這些細節使整首詩詞更為生動。斜陽穿過溪水的描繪,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事物的變遷,與作者對大自然永恒不變的追求形成了對比。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寧靜、孤獨和自然的熱愛,具有典型的宋代山水詩詞的特點。
“閑把細泉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lóng dòng fǎng sēng bù yù liú shī
游龍洞訪僧不遇留詩
yī xī yóu hé chǔ, yán duān jìng yǎn jiōng.
一錫游何處,巖端靜掩扃。
dú xún wēi shí zuò, xián bǎ xì quán tīng.
獨尋危石坐,閑把細泉聽。
yě shǔ yuán zhāi bō, shān huā luò jìng píng.
野鼠緣齋缽,山花落靜瓶。
xié yáng guò xī qù, huí shǒu luàn fēng qīng.
斜陽過溪去,回首亂峰青。
“閑把細泉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