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峰高起塞天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峰高起塞天關”全詩
可惜化工安著遠,半遮中國半遮蠻。
分類:
作者簡介(陶弼)
陶弼(1015—1078)宋代詩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陽縣)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豐元年。,年六十四歲。倜儻知兵,能為詩,有“左詩書,右孫吳”之譽。慶歷中(1045年左右)楊畋討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襲,大破之。以功得朔陽主簿,調朔陽令。兩知邕州,綏輯惠養,善政甚多。進西上閣門使,留知順州。交人襲取桄榔,弼獲間諜,諭以逆順,縱之去,終弼任不敢犯。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改東上閣門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事跡見《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銘》。
《屏山》陶弼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屏山》是宋代文人陶弼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繪一座高峰為中心,通過景物的描繪和隱喻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疆界和文化的關注與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一座高峰聳入云霄,
宛如皇室屏障山巒。
可惜遭受工業污染遠遙,
部分遮掩中國文明,部分遮掩異域風貌。
詩意和賞析:
《屏山》通過描繪一座高峰作為主題,展示了作者對國家疆界和文化保護的關切之情。首句"一峰高起塞天關"意味著這座高峰猶如一道屏障,將天空與大地隔絕開來。這里的"塞天關"可以理解為國家疆界,以及對外來文化的屏蔽。接下來的兩句"堪作皇家外屏山,可惜化工安著遠"表達了作者對工業化發展對自然環境和文化傳承的影響的憂慮。"化工安著遠"指的是工業化對這座高峰產生的污染,使得這座原本應該成為國家屏障的山巒變得遙遠而模糊。最后兩句"半遮中國半遮蠻"則通過隱喻,表達了這座山巒既隱含著中國文明的一部分,又有一部分遮掩著異域風貌。這里的"中國"和"蠻"可以理解為不同文化的象征,表達了文化交融與沖突的復雜關系。
這首詩詞以簡練、質樸的語言,通過描繪山巒的形象,反映了作者對國家疆界、環境保護和文化多樣性的思考。它呈現了一個既有自然之美,又有文化之爭的景象,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社會意義。通過揭示與批判工業化對自然環境和文化的傷害,這首詩詞引發人們對環境保護和文化傳承的重要性的思考,并呼吁人們珍惜和保護自然與文化的寶貴財富。
“一峰高起塞天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íng shān
屏山
yī fēng gāo qǐ sāi tiān guān, kān zuò huáng jiā wài píng shān.
一峰高起塞天關,堪作皇家外屏山。
kě xī huà gōng ān zhe yuǎn, bàn zhē zhōng guó bàn zhē mán.
可惜化工安著遠,半遮中國半遮蠻。
“一峰高起塞天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