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越佳山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寧越佳山水”全詩
桂多天竺子,潮欠海門聲。
路向林梢轉,天隨野色橫。
從茲棲泊者,無復渡江情。
分類: 西湖
作者簡介(陶弼)
陶弼(1015—1078)宋代詩人。字商翁,永州(今湖南省祁陽縣)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卒于神宗元豐元年。,年六十四歲。倜儻知兵,能為詩,有“左詩書,右孫吳”之譽。慶歷中(1045年左右)楊畋討湖南猺,授以兵,使往襲,大破之。以功得朔陽主簿,調朔陽令。兩知邕州,綏輯惠養,善政甚多。進西上閣門使,留知順州。交人襲取桄榔,弼獲間諜,諭以逆順,縱之去,終弼任不敢犯。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改東上閣門使,未拜,卒。弼的著作,本有集十八卷,今僅存《邕州小集》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事跡見《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銘》。
《西湖》陶弼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陶弼。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西湖的山水寧靜優美,宛如浙江省的首府浙城。湖畔生長著許多香氣撲鼻的天竺梅花,而潮水卻不足以漲滿海門。道路在林木的盡頭轉彎,天空與自然的色彩交相輝映。從此刻起,選擇在這里棲息的人們,已不再懷念渡江的情感。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的景色和意境。作者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傳達了寧靜、美麗、恬淡的意境。西湖被比作浙江省的首府浙城,暗示著它的重要地位和美麗景色。描寫了湖畔盛開的天竺梅花和海門潮水的不足,突出了西湖獨特的美感。通過描述道路的曲折和天空的色彩,強調了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最后,作者以"無復渡江情"的句子結束,表達了在西湖棲息的人們已經忘記了渡江的情感,意味著他們已經找到了內心的寧靜和滿足。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西湖的美景和獨特的魅力。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西湖的山水之美和寧靜恬淡的意境。他用簡短的詞句勾勒出了景物的特點,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西湖的獨特之處。通過描寫自然景色與人文情感的融合,表達了對自然和諧與內心寧靜的追求。整首詩詞以簡潔、含蓄的語言傳遞了作者對西湖的贊美和喜愛,同時也引發讀者對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思考。
“寧越佳山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hú
西湖
níng yuè jiā shān shuǐ, xī hú shì zhè chéng.
寧越佳山水,西湖似浙城。
guì duō tiān zhú zi, cháo qiàn hǎi mén shēng.
桂多天竺子,潮欠海門聲。
lù xiàng lín shāo zhuǎn, tiān suí yě sè héng.
路向林梢轉,天隨野色橫。
cóng zī qī pō zhě, wú fù dù jiāng qíng.
從茲棲泊者,無復渡江情。
“寧越佳山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