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新詩轉晚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首新詩轉晚晴”全詩
浮云過眼元無事,好月于人卻有情。
鵲噪畫檐何太喜,鶯啼綠樹已新聲。
前村處處聞呼喚,明日沙田趁潤耕。
分類:
《晚晴》項安世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晴》是宋代詩人項安世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繪晚霞、月色和田園景色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人間生活的思考。
譯文:
一首新詩轉晚晴,
樓臺西畔斷霞明。
浮云過眼元無事,
好月于人卻有情。
鵲噪畫檐何太喜,
鶯啼綠樹已新聲。
前村處處聞呼喚,
明日沙田趁潤耕。
詩意和賞析:
《晚晴》以婉約清新的筆觸描繪了晚霞漸漸消退的景象。晚霞在樓臺西側的天空中逐漸消散,霞光漸明,給人以美好而寧靜的感覺。詩人通過描寫浮云飄過的一瞬間,表達了對瞬息即逝事物無常性質的思考,暗示了生命的短暫和世事的變幻。在這個瞬間,好月升起,月色如水,給人以深情的感受,也暗示了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執念。
詩中提到鵲噪和鶯啼,生動地描繪了田園中的生活氣息。鵲噪畫檐,意味著喧鬧的聲音,暗示了田園中繁忙的景象,也蘊含了人們對喧囂生活的喜悅。而鶯啼綠樹,新聲婉轉,表達了春天的到來和生機勃勃的景象。這些描寫使得整首詩更具有生動感和鮮活感。
最后兩句,詩人描繪了村莊中的喧鬧聲,傳遞了人們的生活和勞作的場景。明日沙田趁潤耕,表達了詩人對明天勞作的期待和對農耕生活的向往。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平凡生活中的幸福感的領悟。
《晚晴》展現了項安世細膩的描寫能力和對自然景色的敏感觸覺,以及對人間生活的思考和向往。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將自然景物與人情并置,使讀者在欣賞景色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思考和情感。
“一首新詩轉晚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qíng
晚晴
yī shǒu xīn shī zhuǎn wǎn qíng, lóu tái xī pàn duàn xiá míng.
一首新詩轉晚晴,樓臺西畔斷霞明。
fú yún guò yǎn yuán wú shì, hǎo yuè yú rén què yǒu qíng.
浮云過眼元無事,好月于人卻有情。
què zào huà yán hé tài xǐ, yīng tí lǜ shù yǐ xīn shēng.
鵲噪畫檐何太喜,鶯啼綠樹已新聲。
qián cūn chǔ chù wén hū huàn, míng rì shā tián chèn rùn gēng.
前村處處聞呼喚,明日沙田趁潤耕。
“一首新詩轉晚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