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將短發供離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休將短發供離恨”全詩
一時客路同歸棹,半是年家及里人。
秦代徽君巖上石,吳時霸主澗中神。
休將短發供離恨,早卜寬鄉作酒鄰。
分類:
《次韻黃縣尉祁陽遇全州試官同歸》項安世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黃縣尉祁陽遇全州試官同歸》是宋代詩人項安世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粉字朱牌簇縣津,
綠蓑青笠洗行塵。
一時客路同歸棹,
半是年家及里人。
秦代徽君巖上石,
吳時霸主澗中神。
休將短發供離恨,
早卜寬鄉作酒鄰。
譯文:
紅粉字的朱牌擁擠在縣城的碼頭,
綠色的蓑衣和青色的斗笠洗去了旅途的塵土。
一時之間,客人們在同一條船上歸來,
其中一部分是家鄉的親人。
秦代的徽君青山上的石碑,
吳國時期的霸主澗中的神像。
不要把短發作為離別的悲慟供奉,
早早地在故鄉尋找作為酒友的鄰居。
詩意和賞析:
《次韻黃縣尉祁陽遇全州試官同歸》這首詩以描寫旅途歸鄉為主題,表達了游子們的思鄉之情和對家鄉的留戀之情。詩中的“粉字朱牌簇縣津”描繪了縣城繁忙的碼頭場景,客人們紛紛回到家鄉。蓑衣和斗笠則象征著旅途的辛勞和疲憊,通過洗去塵土,準備迎接歸鄉之喜。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秦代的徽君和吳國的霸主,分別代表了歷史上的英雄人物。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借用歷史人物的形象來烘托自己的歸鄉情懷,表達了對家鄉的向往和對鄉親的思念。
最后兩句“休將短發供離恨,早卜寬鄉作酒鄰”寄托了詩人對離別的悲傷之情。詩人呼吁不要把短發作為離別的憂傷象征,而是希望早日在故鄉找到志同道合的酒友,共同度過歡樂的時光。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游子歸鄉的喜悅和對家鄉的眷戀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離別的反思和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期盼。通過描繪旅途的場景和歷史人物的形象,詩人巧妙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感,使詩詞更具有思想性和藝術性。
“休將短發供離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uáng xiàn wèi qí yáng yù quán zhōu shì guān tóng guī
次韻黃縣尉祁陽遇全州試官同歸
fěn zì zhū pái cù xiàn jīn, lǜ suō qīng lì xǐ xíng chén.
粉字朱牌簇縣津,綠蓑青笠洗行塵。
yī shí kè lù tóng guī zhào, bàn shì nián jiā jí lǐ rén.
一時客路同歸棹,半是年家及里人。
qín dài huī jūn yán shàng shí, wú shí bà zhǔ jiàn zhōng shén.
秦代徽君巖上石,吳時霸主澗中神。
xiū jiāng duǎn fā gōng lí hèn, zǎo bo kuān xiāng zuò jiǔ lín.
休將短發供離恨,早卜寬鄉作酒鄰。
“休將短發供離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