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窈辰溪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窈窈辰溪路”全詩
子孫為洞戶,世系本王民。
問淑桑鸮變,言忠黍貊親。
此心能勿舍,何地不歸仁。
分類:
《送虞司理赴官辰州二首》項安世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虞司理赴官辰州二首》是宋代詩人項安世所作,描繪了虞司理離別家鄉前往辰州的情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窈窈辰溪路,
秦人此避秦。
子孫為洞戶,
世系本王民。
問淑桑鸮變,
言忠黍貊親。
此心能勿舍,
何地不歸仁。
譯文:
幽幽的辰溪路,
秦人來此避難。
子孫成為洞居之戶,
世代傳承王民之血統。
詢問美好的桑樹和貓頭鷹的變化,
言說忠誠和黍稷對親情的珍視。
這顆心是否能夠不離棄,
無論到何處皆回歸仁愛之道。
詩意:
這首詩以離別之情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離散的人們的思念和對家鄉的眷戀之情。詩人將秦人遷徙辰州的歷史背景與子孫后代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強調了家族傳承和血脈相連的重要性。通過詢問桑樹和貓頭鷹的變化,詩人抒發了對家鄉鄉土情感的關注,同時也強調了忠誠和親情的價值。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離別和思念之情,通過對離散人們的牽掛和對家鄉的眷戀的表達,展示了詩人深沉的情感。詩中的"辰溪路"和"秦人避秦"等詞句,巧妙地將歷史背景與情感表達相結合,使詩歌具有了一種深遠的意蘊。詩人以寥寥數語,揭示了家族傳承和血脈相連的重要性,表達了對家鄉的深情厚意。最后兩句"此心能勿舍,何地不歸仁"寄托了詩人對仁愛之道的向往,表明了詩人對人情世故和情感紐帶的追求。整首詩意蘊豐富,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
“窈窈辰溪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ú sī lǐ fù guān chén zhōu èr shǒu
送虞司理赴官辰州二首
yǎo yǎo chén xī lù, qín rén cǐ bì qín.
窈窈辰溪路,秦人此避秦。
zǐ sūn wèi dòng hù, shì xì běn wáng mín.
子孫為洞戶,世系本王民。
wèn shū sāng xiāo biàn, yán zhōng shǔ mò qīn.
問淑桑鸮變,言忠黍貊親。
cǐ xīn néng wù shě, hé dì bù guī rén.
此心能勿舍,何地不歸仁。
“窈窈辰溪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