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攜筇杖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待攜筇杖去”全詩
擁門無過屐,折竹有驚禽。
映帙兒童事,豐年老大心。
待攜筇杖去,梅下索清吟。
分類:
《雪中簡周子問》項安世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雪中簡周子問》是宋代詩人項安世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問候東湖雪,今年有多深?
擁門無需屐,折竹有驚禽。
映著小孩的事,年豐老人心。
等待帶著竹杖去,梅花下吟清音。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雪天的景象,詩人向周子詢問東湖的雪有多深。他觀察到雪后的景象,門前已經積雪,但厚度不足以阻礙行走,只需輕輕擁襪子也可以過去。在雪中,詩人注意到折斷的竹子所驚擾的鳥兒的動作。他也留意到映照在雪地上的孩子們的游戲,以及年老者豐收年景所帶來的喜悅之情。詩人期待著帶著竹杖前往,到梅花下吟唱清雅的音調。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雪景的描繪,展現了冬日的寧靜和生活的細微變化。詩人以簡潔的語言描述了東湖的雪景,將自然景觀與人們的生活融為一體。詩中的一些細節,如擁門無需屐、折竹有驚禽、映著小孩的事、豐年老人心等,增加了詩詞的情感表達和畫面感。通過對竹子、孩子和老人的描繪,詩人傳遞了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與關懷。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梅花下吟唱的向往,展示了他對詩歌的追求和對美好事物的渴望。
整首詩詞以簡潔、清雅的語言描繪了冬日雪景的美麗和生活中微妙的變化,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細膩感悟。它通過細膩的觀察和情感的表達,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冷冽的雪景中蘊藏的溫暖和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待攜筇杖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ě zhōng jiǎn zhōu zi wèn
雪中簡周子問
wèn xùn dōng hú xuě, jīn nián jǐ chǐ shēn.
問訊東湖雪,今年幾尺深。
yōng mén wú guò jī, zhé zhú yǒu jīng qín.
擁門無過屐,折竹有驚禽。
yìng zhì ér tóng shì, fēng nián lǎo dà xīn.
映帙兒童事,豐年老大心。
dài xié qióng zhàng qù, méi xià suǒ qīng yín.
待攜筇杖去,梅下索清吟。
“待攜筇杖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