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紅披獨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殘紅披獨墜”全詩
殘紅披獨墜,嫩綠間淺深。
偃仰卷芳褥,顧步愛新陰。
謀春未及竟,夏初遽見侵。
分類:
作者簡介(崔護)

崔護,唐代詩人。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公元796年(貞元十二年)登第(進士及第)。公元829年(大和三年)為京兆尹,同年為御史大夫、嶺南節度使。終嶺南節度使。其詩詩風精練婉麗,語極清新。《全唐詩》存詩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題都城南莊》流傳最廣,膾炙人口,有目共賞。該詩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人生經歷道出了千萬人都似曾有過的共同生活體驗,為詩人贏得了不朽的詩名。
《郡齋三月下旬作(以下三首一作張又新詩)》崔護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郡齋三月下旬作(以下三首一作張又新詩)》是一首唐代的詩詞,作者是崔護。這首詩詞描繪了三月下旬的春景,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以及時間的迅速流逝。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春事日已歇,池塘曠幽尋。
殘紅披獨墜,嫩綠間淺深。
偃仰卷芳褥,顧步愛新陰。
謀春未及竟,夏初遽見侵。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春天的景色為主題,通過描寫池塘和花草的變化來表達詩人的情感和感受。詩詞的前兩句寫道:“春事日已歇,池塘曠幽尋。”詩人感嘆春天的景色已經逝去,池塘變得荒涼,沒有了繁華的景象。接著,詩人描寫了殘留的紅花和嫩綠的葉子,以及它們之間的淺深變化,展現了春天的余韻和新生的氣息。
接下來的兩句詩寫到詩人躺臥在芳香的床上,眺望著新長出的樹蔭,表達了詩人對春天涼爽陰涼的喜愛。最后兩句詩中,詩人感嘆自己還未盡情享受春天的美景,夏天已經急速來臨,時間的流逝使他感到匆忙和遺憾。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時間的流轉,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對光陰逝去的感慨。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崔護作為唐代詩人的才華和感悟。
“殘紅披獨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n zhāi sān yuè xià xún zuò yǐ xià sān shǒu yī zuò zhāng yòu xīn shī
郡齋三月下旬作(以下三首一作張又新詩)
chūn shì rì yǐ xiē, chí táng kuàng yōu xún.
春事日已歇,池塘曠幽尋。
cán hóng pī dú zhuì, nèn lǜ jiān qiǎn shēn.
殘紅披獨墜,嫩綠間淺深。
yǎn yǎng juǎn fāng rù, gù bù ài xīn yīn.
偃仰卷芳褥,顧步愛新陰。
móu chūn wèi jí jìng, xià chū jù jiàn qīn.
謀春未及竟,夏初遽見侵。
“殘紅披獨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