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陂塘三百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五月陂塘三百里”全詩
五月陂塘三百里,千年廟學一番新。
世傳風烈今無數,自許經行得最親。
一讀金陵補天議,始知高處更驚人。
分類:
《吳給事挽詞》項安世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吳給事挽詞》是宋代文人項安世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來到明鏡之水前,詢問那些離鄉的百姓,希望能見到那些堂堂正正報效國家的人。五月時分,水塘的邊際延綿著三百里,而廟堂的教育已經有了千年的歷史,煥發出嶄新的氣象。世人傳頌著那些英勇烈士,如今已經數不勝數,而自己則驕傲地認為自己是其中最親近的。當我閱讀金陵補天之議時,才知道高處的境界更加驚人。
詩意:
《吳給事挽詞》是項安世對時代風云和自身立場的反思與表達。詩中,他以自己的身份來詢問那些辭官離鄉的百姓,希望能遇見那些忠于國家的人。他描繪了水塘延綿的景象和廟堂教育的長久歷史,表達了對國家的熱愛與自豪。詩人認為世間流傳著許多英勇烈士的事跡,而自己則自認為是其中最親近的。然而,當他讀到《金陵補天議》時,才真正意識到高處的境界更加令人震撼。
賞析:
《吳給事挽詞》通過對離鄉百姓和國家報效者的思索,展現了作者對國家和民眾的關懷之情。詩中的景物描寫簡潔而富有力量感,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水塘和廟堂的氣勢與歷史的沉淀。詩人對眾多英勇烈士的贊美與自認為是其中最親近的態度,彰顯了他對國家榮譽的渴望和自豪。然而,當他讀到《金陵補天議》時,他不禁產生了對高處境界的敬畏和驚嘆,意識到自己的局限性。這種轉折讓詩詞更加深入人心,引發讀者對個人與社會、人生與境界的思考。
總的來說,《吳給事挽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國家和英勇烈士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他對自身局限性的思考。這首詩詞通過對時代和自身的反思,引發讀者對國家、社會和人生意義的深入思考。
“五月陂塘三百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jǐ shì wǎn cí
吳給事挽詞
wǒ lái jìng shuǐ wèn yí mín, xiǎng jiàn táng táng bào guó shēn.
我來鏡水問遺民,想見堂堂報國身。
wǔ yuè bēi táng sān bǎi lǐ, qiān nián miào xué yī fān xīn.
五月陂塘三百里,千年廟學一番新。
shì chuán fēng liè jīn wú shù, zì xǔ jīng xíng dé zuì qīn.
世傳風烈今無數,自許經行得最親。
yī dú jīn líng bǔ tiān yì, shǐ zhī gāo chù gèng jīng rén.
一讀金陵補天議,始知高處更驚人。
“五月陂塘三百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