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腳若能隨杖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兩腳若能隨杖屐”全詩
兩腳若能隨杖屐,一生何用更軒車。
聽風聽水縱橫說,隨醉隨醒爛漫書。
不解九重城里路,有人塵土化衣裾。
分類:
《風水洞》項安世 翻譯、賞析和詩意
《風水洞》是宋代詩人項安世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你說洞穴好得不虛,我只擔心洞穴無法容納美妙的詩篇。如果我能隨杖屐四處游走,一生何需奢華的馬車。聽風聽水,它們訴說著自由自在的故事。隨著醉酒和清醒,寫下浪漫的文字。我無法理解九重宮殿中的道路,有人卻化塵土為衣裳。
詩意:
《風水洞》表達了詩人項安世對自由自在、簡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詩中,詩人認為洞穴本身并不重要,而是擔心無法在洞穴中創作出優美的詩篇。他希望自己可以隨著杖屐自由地穿梭,不需要奢華的馬車。他聆聽自然的聲音,如風聲和水聲,它們自由地述說著各自的故事。無論是陶醉還是清醒,他都會寫下充滿浪漫情懷的文字。然而,詩人承認自己無法理解城市中繁忙的街道,有人卻能將塵土化作衣裳,暗示了他對塵世紛擾的疏離和對簡樸生活的渴望。
賞析:
《風水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項安世對自由和簡樸生活的追求。詩人通過對洞穴和自然的描繪,以及對城市和塵世的對比,展現了他的理想和價值觀。詩人對洞穴的評價是“好得不虛”,強調了洞穴的實用性和真實性,但他仍然擔心洞穴無法滿足他的創作欲望。他希望能夠隨著杖屐自由地行走,拋開世俗的束縛。他傾聽風聲和水聲,感受自然的真實和純粹,通過醉酒和清醒的狀態,寫下充滿激情和浪漫情懷的文字。然而,詩人意識到自己與城市的距離,無法理解城市中的紛擾和繁忙,而有人卻能從中獲得滿足。這種對城市和塵世的疏離感,強調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渴望和對自由的追求。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詩人深刻的思考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自然和清修生活的向往。
“兩腳若能隨杖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ng shuǐ dòng
風水洞
jūn yán dòng hǎo dìng fēi xū, zhǐ chóu shī jiā dòng bù rú.
君言洞好定非虛,只愁詩佳洞不如。
liǎng jiǎo ruò néng suí zhàng jī, yī shēng hé yòng gèng xuān chē.
兩腳若能隨杖屐,一生何用更軒車。
tīng fēng tīng shuǐ zòng héng shuō, suí zuì suí xǐng làn màn shū.
聽風聽水縱橫說,隨醉隨醒爛漫書。
bù jiě jiǔ zhòng chéng lǐ lù, yǒu rén chén tǔ huà yī jū.
不解九重城里路,有人塵土化衣裾。
“兩腳若能隨杖屐”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