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堂誰聽徙薪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廟堂誰聽徙薪謀”全詩
亂相方虞鄰國難,廟堂誰聽徙薪謀。
義和杞殖仍忠壯,識比申胥不怨尤。
松柏蕭蕭九原路,高名常共建溪流。
分類:
作者簡介(張嵲)
《忠顯劉公挽詩四首》張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忠顯劉公挽詩四首》是宋代張嵲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忠誠、高尚的品德以及對國家和人民的憂慮。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忠顯劉公挽詩四首
自從玉帛交殊域,
一見寒盟為隱憂。
亂相方虞鄰國難,
廟堂誰聽徙薪謀。
義和杞殖仍忠壯,
識比申胥不怨尤。
松柏蕭蕭九原路,
高名常共建溪流。
中文譯文:
自從友邦的貴重禮物來自遙遠的國度,
一見到這份冷靜的盟約心中充滿憂慮。
亂世之中,鄰國的困難就像是自家的困難,
但在宮廷之中,誰會傾聽愿意放棄一切的計劃呢?
忠誠和高尚的品德仍然保持著堅強的力量,
與古代的杞國相比,不怨恨那些指責之詞。
松柏樹在荒涼的九原之路上飄零,
但我們的名字將與建設流淚的溪流永遠相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忠誠、高尚的品德以及對國家和人民的憂慮,表達了作者對亂世的關切和對國家命運的思考。首先,詩中提到了友邦送來的貴重禮物,暗示了國家之間的交往和緊密的聯系。然而,作者對這份盟約感到憂慮,可能是因為盟約所代表的責任和壓力。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亂世中鄰國的困難,以及在廟堂中徒勞無益的努力。這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局勢的擔憂以及對官場腐敗的不滿。然而,作者并不怨恨,而是以忠誠和高尚的品德自比申胥,不計較指責和怨尤。
最后,詩中以松柏樹和溪流作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的希望和對傳統美德的堅守。松柏樹代表著堅韌不拔和不屈的精神,而溪流則象征著清澈和流動的力量。詩人希望自己的名字與這些美德和品質永遠相連,與國家和人民一起共同努力,建設美好的未來。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忠誠、高尚的品德,以及對國家和人民的憂慮和關心。它通過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傳遞出對國家命運的思考和對美德的追求,呼喚著社會的正義和公平。這首詩詞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高尚的情感,體現了宋代文人的情懷和對國家的忠誠。
“廟堂誰聽徙薪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xiǎn liú gōng wǎn shī sì shǒu
忠顯劉公挽詩四首
zì cóng yù bó jiāo shū yù, yī jiàn hán méng wèi yǐn yōu.
自從玉帛交殊域,一見寒盟為隱憂。
luàn xiāng fāng yú lín guó nàn, miào táng shuí tīng xǐ xīn móu.
亂相方虞鄰國難,廟堂誰聽徙薪謀。
yì hé qǐ zhí réng zhōng zhuàng, shí bǐ shēn xū bù yuàn yóu.
義和杞殖仍忠壯,識比申胥不怨尤。
sōng bǎi xiāo xiāo jiǔ yuán lù, gāo míng cháng gòng jiàn xī liú.
松柏蕭蕭九原路,高名常共建溪流。
“廟堂誰聽徙薪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