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蕭華發盡垂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蕭蕭華發盡垂纓”全詩
王都竟失金湯固,朝士方貪雀鼠生。
慷慨一朝先奮節,華戎終占共知名。
可惜千官臣偽后,蕭蕭華發盡垂纓。
分類:
作者簡介(張嵲)
《忠顯劉公挽詩四首》張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忠顯劉公挽詩四首》是宋代張嵲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忠誠而英勇的官員,在時局動蕩中表現出的堅定和悲憤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譯文:
抗論中朝猶在耳,
鳴弓仇敵已臨城。
王都竟失金湯固,
朝士方貪雀鼠生。
慷慨一朝先奮節,
華戎終占共知名。
可惜千官臣偽后,
蕭蕭華發盡垂纓。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動蕩局勢的憂慮和對忠誠者的贊頌。詩中描繪了中朝交戰的情景,國家面臨敵人的威脅,戰鼓聲震耳欲聾。然而,盡管有這樣緊迫的局勢,朝士們卻因私欲而忘記了職責,貪婪地追逐權勢,導致國家的困境。然而,仍有一些忠誠的官員在這個時候挺身而出,以慷慨的精神和堅定的節操,為國家的利益而努力。雖然這些華服佩劍的官員最終獲得了聲名,但可惜的是,千千萬萬的官員中卻有很多背叛了自己的職責,華麗的頭發已經垂下,戰袍已經褪色。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有力的文字描繪了一個時代的動蕩和人們的心態。作者通過對比國家的危機和朝士們的腐化,表達了對社會風氣的不滿和對忠誠者的敬佩。詩中的"抗論中朝猶在耳"和"鳴弓仇敵已臨城",通過短短幾個字,將戰爭的緊迫感和危機的臨近感展現得淋漓盡致。而"朝士方貪雀鼠生"則道出了當時朝廷中的腐敗現象,形象地揭示了人心的冷漠和道德的淪喪。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一絲光明,那些"慷慨一朝先奮節"的忠誠者,雖然他們的努力最終未能扭轉時局,但他們的精神和節操卻值得我們深思。整首詩以抑揚頓挫的句式,使詩情更加凝重慷慨,給人一種振奮和悲壯的感覺。通過對時局的揭示和對忠誠者的贊頌,該詩既具有時代性又具有普遍性,使人們在品味詩意的同時,也能引發對社會和人性的思考。
“蕭蕭華發盡垂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xiǎn liú gōng wǎn shī sì shǒu
忠顯劉公挽詩四首
kàng lùn zhōng cháo yóu zài ěr, míng gōng chóu dí yǐ lín chéng.
抗論中朝猶在耳,鳴弓仇敵已臨城。
wáng dōu jìng shī jīn tāng gù, cháo shì fāng tān què shǔ shēng.
王都竟失金湯固,朝士方貪雀鼠生。
kāng kǎi yī zhāo xiān fèn jié, huá róng zhōng zhàn gòng zhī míng.
慷慨一朝先奮節,華戎終占共知名。
kě xī qiān guān chén wěi hòu, xiāo xiāo huá fà jǐn chuí yīng.
可惜千官臣偽后,蕭蕭華發盡垂纓。
“蕭蕭華發盡垂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