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去贛水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客去贛水寂”全詩
那知此江上,飛亭跨穹石。
客來贛山青,客去贛水寂。
徙倚亭上人,悠悠往來陌。
分類:
作者簡介(張嵲)
《廬陵曾氏臨江作亭以舍過客因同舍來求詩》張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廬陵曾氏臨江作亭以舍過客因同舍來求詩》是宋代詩人張嵲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亂后足漂零,所至倦遷客。
那知此江上,飛亭跨穹石。
客來贛山青,客去贛水寂。
徙倚亭上人,悠悠往來陌。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宋代亂世后的漂泊無依和遷徙勞累的客人。然而,他們來到這座亭子卻發現了一座飛跨在江上的奇特亭子,橫跨在高聳的石頭之上。無論客人們來自哪里,無論他們去向何方,亭子都見證了他們的存在和離去。在這個世界的變遷中,人們都像是在亭子上徘徊,漫步在陌生的道路上。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抒情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亂世漂泊和客人無常的深切感受。詩中的亭子象征著短暫而奇特的存在,它架在江上,橫跨在穹石之上,給人以穩定和安全感。然而,客人們卻只能暫時停留,無論他們來自何處,去往何方,最終都會離去,只留下亭子和亭上的人在這悠悠往來的陌生世界中。
這首詩詞通過對客人的描寫,折射出了作者自身的漂泊和無常感。詩中的“亂后足漂零,所至倦遷客”表達了人們在動蕩的時代中難以找到歸屬感和穩定的生活。然而,作者并不消極,他通過描繪亭子的美麗和獨特,傳遞了對人類存在的思考和對短暫而珍貴的時光的珍視。
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簡短而精確的語言刻畫了一個富有意象的場景,使讀者能夠在想象中感受到江上飛亭和往來的客人。作者通過這種景物描寫的方式,巧妙地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無常和短暫性的思考,引發讀者對生命的反思和體悟。
這首詩詞以其簡潔而深遠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詩人對人生無常和人類存在的思考,使讀者在欣賞中產生共鳴。它通過景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以及對人類命運的思考,表達了對短暫而珍貴的時光的珍視,并引發了讀者對生命意義和人生境遇的思考。
“客去贛水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ú líng céng shì lín jiāng zuò tíng yǐ shě guò kè yīn tóng shě lái qiú shī
廬陵曾氏臨江作亭以舍過客因同舍來求詩
luàn hòu zú piāo líng, suǒ zhì juàn qiān kè.
亂后足漂零,所至倦遷客。
nǎ zhī cǐ jiāng shàng, fēi tíng kuà qióng shí.
那知此江上,飛亭跨穹石。
kè lái gàn shān qīng, kè qù gàn shuǐ jì.
客來贛山青,客去贛水寂。
xǐ yǐ tíng shàng rén, yōu yōu wǎng lái mò.
徙倚亭上人,悠悠往來陌。
“客去贛水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