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聽山鳥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臥聽山鳥聲”全詩
泊舟古觀下,臥聽山鳥聲。
行樂愜幽步,訪僧舒遠情。
仙翁遯世久,巖壑自崢嶸。
丹灶頗可識,故基猶未平。
何當遯世網,來此飯黃精。
分類:
作者簡介(張嵲)
《普照詩》張嵲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普照詩》是宋代張嵲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春日雨后的景象,以及作者在山水之間的悠然自得和追求清凈的心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欲雨春嵐重,微風松韻清。
泊舟古觀下,臥聽山鳥聲。
行樂愜幽步,訪僧舒遠情。
仙翁遯世久,巖壑自崢嶸。
丹灶頗可識,故基猶未平。
何當遯世網,來此飯黃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春日雨后的景象為背景,展現了作者在自然環境中的愉悅和對清凈心境的追求。
首句“欲雨春嵐重,微風松韻清”,通過描繪春天的雨霧和微風中松樹的聲音,營造出一種清新、寧靜的氛圍。這里的“欲雨”意味著雨即將來臨,增添了一種期待的情緒。
接下來的兩句“泊舟古觀下,臥聽山鳥聲”,表達了作者停舟在古觀之下,躺臥在那里,靜靜地聆聽山鳥的歌聲。這種閑適自得的場景,將讀者帶入一種寧靜和舒適的心境中。
第三句“行樂愜幽步,訪僧舒遠情”,表明作者在這個幽靜的環境中散步,欣賞自然景致,并與僧人交流,分享彼此的情感和心境。這里的“行樂”和“訪僧”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人文的融合與享受。
倒數第二句“仙翁遯世久,巖壑自崢嶸”,描繪了一個遁世的仙翁(指僧人)久居在這崢嶸的山巖之間,與塵世隔絕,追求超脫。
最后兩句“丹灶頗可識,故基猶未平。何當遯世網,來此飯黃精”,表達了作者希望能夠找到一個遁世的地方,遠離繁雜的塵世,尋求內心的寧靜與凈化。其中提到的“丹灶”和“黃精”都是與修煉養生有關的符號,暗示著作者對身心健康和精神修養的追求。
整首詩以平和、寧靜的筆調,描繪了作者在自然中尋求寧靜和遠離塵囂的心境。通過山水、松韻、鳥聲等描寫,展現出大自然的美妙和安詳,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遁世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清新寧靜的畫面,給人以內心的寧靜與靜謐的感受,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臥聽山鳥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ǔ zhào shī
普照詩
yù yǔ chūn lán zhòng, wēi fēng sōng yùn qīng.
欲雨春嵐重,微風松韻清。
pō zhōu gǔ guān xià, wò tīng shān niǎo shēng.
泊舟古觀下,臥聽山鳥聲。
xíng lè qiè yōu bù, fǎng sēng shū yuǎn qíng.
行樂愜幽步,訪僧舒遠情。
xiān wēng dùn shì jiǔ, yán hè zì zhēng róng.
仙翁遯世久,巖壑自崢嶸。
dān zào pō kě shí, gù jī yóu wèi píng.
丹灶頗可識,故基猶未平。
hé dāng dùn shì wǎng, lái cǐ fàn huáng jīng.
何當遯世網,來此飯黃精。
“臥聽山鳥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