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論管與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尚論管與伊”全詩
一國必有師,尚論管與伊。
信知師道尊,分與君父夷。
吁嗟文王沒,斯文屬之誰。
微言二十篇,論次自學而。
傳之者顏曾,其后則子思。
方當周公衰,諸子出怪奇。
王公各師承,一語可觧頤。
見之擁篲迎,不見嚬其眉。
孟子獨推尊,是惟圣之時。
茍不本孔氏,皆放其淫詞。
於是尊孔孟,誕作百世師。
自非戎翟秦,孰背此道馳。
本朝郡為學,薄海尸祝之。
往往屈萬乘,降升廟庭垂。
我作暮春堂,魯論以自隨。
扁題落天上,鬼遁蛟龍移。
江山護昭回,誰敢或訕嗤。
中有夫子像,來從魯家兒。
廣文以遺我,溫厲尚可追。
吾今得吾師,下視眾說卑。
世世萬子孫,永此巢一枝。
分類:
《教授李夢符惠宣圣書像用韻奉酬》陳傅良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一國必有師,還討論管與伊。
信知李師道尊,分別與你父親夷。
嘆息文王去世,斯文寫的是誰。
微說二十篇,論述從學習而。
傳的顏回、曾參,此后就是子思。
正當周公衰,孩子們從很奇怪。
王公都師承,一句話可以觧下巴。
見他拿著掃帚去迎接,不見皺眉頭他的眉毛。
孟子只推崇.,這是圣人的時候。
如果不根本孔氏,都放他的淫詞。
于是尊孔子、孟子,誕作百代宗師。
除非戎翟秦國,誰違背這條路跑。
本朝郡為學,薄海崇拜的。
往往屈萬輛,升降廟垂。
我作暮春堂,魯論以跟隨自己。
匾題在天上,鬼逃蛟龍移。
江山護昭回,誰敢有人譏諷嘲笑。
中有孔子塑像,來從魯家的孩子。
先生留給我,溫厲還可以追。
現在我得到我的老師,下面看看大家對低。
世代萬子孫,永遠這個巢一枝。
* 此部分翻譯來自Baidu,僅供參考
“尚論管與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o shòu lǐ mèng fú huì xuān shèng shū xiàng yòng yùn fèng chóu
教授李夢符惠宣圣書像用韻奉酬
yī yì bì yǒu shī, shàng lùn xiāng yǔ kuí.
一藝必有師,尚論襄與夔。
yī guó bì yǒu shī, shàng lùn guǎn yǔ yī.
一國必有師,尚論管與伊。
xìn zhī shī dào zūn, fēn yǔ jūn fù yí.
信知師道尊,分與君父夷。
xū jiē wén wáng méi, sī wén shǔ zhī shuí.
吁嗟文王沒,斯文屬之誰。
wēi yán èr shí piān, lùn cì zì xué ér.
微言二十篇,論次自學而。
chuán zhī zhě yán céng, qí hòu zé zi sī.
傳之者顏曾,其后則子思。
fāng dāng zhōu gōng shuāi, zhū zǐ chū guài qí.
方當周公衰,諸子出怪奇。
wáng gōng gè shī chéng, yī yǔ kě jiě yí.
王公各師承,一語可觧頤。
jiàn zhī yōng huì yíng, bú jiàn pín qí méi.
見之擁篲迎,不見嚬其眉。
mèng zǐ dú tuī zūn, shì wéi shèng zhī shí.
孟子獨推尊,是惟圣之時。
gǒu bù běn kǒng shì, jiē fàng qí yín cí.
茍不本孔氏,皆放其淫詞。
yú shì zūn kǒng mèng, dàn zuò bǎi shì shī.
於是尊孔孟,誕作百世師。
zì fēi róng dí qín, shú bèi cǐ dào chí.
自非戎翟秦,孰背此道馳。
běn cháo jùn wéi xué, bó hǎi shī zhù zhī.
本朝郡為學,薄海尸祝之。
wǎng wǎng qū wàn shèng, jiàng shēng miào tíng chuí.
往往屈萬乘,降升廟庭垂。
wǒ zuò mù chūn táng, lǔ lùn yǐ zì suí.
我作暮春堂,魯論以自隨。
biǎn tí luò tiān shàng, guǐ dùn jiāo lóng yí.
扁題落天上,鬼遁蛟龍移。
jiāng shān hù zhāo huí, shuí gǎn huò shàn chī.
江山護昭回,誰敢或訕嗤。
zhōng yǒu fū zǐ xiàng, lái cóng lǔ jiā ér.
中有夫子像,來從魯家兒。
guǎng wén yǐ yí wǒ, wēn lì shàng kě zhuī.
廣文以遺我,溫厲尚可追。
wú jīn dé wú shī, xià shì zhòng shuō bēi.
吾今得吾師,下視眾說卑。
shì shì wàn zǐ sūn, yǒng cǐ cháo yī zhī.
世世萬子孫,永此巢一枝。
“尚論管與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