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堂上抱天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暮春堂上抱天和”全詩
客有可人須語似,新篁來看玉森羅。
分類:
《張端士以詩送蘭蕙因和其韻》陳傅良 翻譯、賞析和詩意
《張端士以詩送蘭蕙因和其韻》是宋代詩人陳傅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暮春堂上抱天和,
時啟柴扉與客過。
客有可人須語似,
新篁來看玉森羅。
詩意:
這是一個暮春的時刻,我在堂上抱著一片和諧天地的心情。此時我打開柴門,迎接客人的到來。客人有著可愛的風采,我愿意與他言談如故。同時,一叢新竹茁壯成長,宛如玉樹臨風,我邀請客人一同欣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和諧宜人的景象,通過對春天的描寫,展現了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首句“暮春堂上抱天和”,以“暮春”作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寧靜與喜悅之情。作者在堂上抱著一種融合了天地的和諧心境,暗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第二句“時啟柴扉與客過”,以柴門啟開的動作為切入點,表達了作者的熱情好客和真誠歡迎客人的態度。這里的“客人”可以理解為現實生活中的友人或知己,作者和他們一同分享著美好的時光。
第三句“客有可人須語似”,通過描寫客人可愛的風采,凸顯了作者對友人的贊賞和喜歡。作者希望與這位可人之人暢談心事,彼此交流,增進友情。
最后一句“新篁來看玉森羅”,通過描寫新長出的竹子,展示了生機勃勃的景象。竹子象征著高潔、堅韌和純潔,作者邀請客人一同欣賞這美景,也暗示了友情的堅固和純凈。
整首詩以描寫自然景物為線索,表達了作者對友情和和諧生活的向往。通過描繪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自然景物,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寧靜和喜悅,同時也傳遞了對友情和美好生活的思考與贊美。
“暮春堂上抱天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ng duān shì yǐ shī sòng lán huì yīn hé qí yùn
張端士以詩送蘭蕙因和其韻
mù chūn táng shàng bào tiān hé, shí qǐ chái fēi yǔ kè guò.
暮春堂上抱天和,時啟柴扉與客過。
kè yǒu kě rén xū yǔ shì, xīn huáng lái kàn yù sēn luó.
客有可人須語似,新篁來看玉森羅。
“暮春堂上抱天和”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