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懷隨事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懷隨事見”全詩
有懷隨事見,不恥與人同。
我故奇諸子,年來識此翁。
待看稽古力,喬木已悲風。
分類:
《挽包颙叟》陳傅良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包颙叟》是宋代文學家陳傅良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樵牧常事席,篇觴早策功。
有懷隨事見,不恥與人同。
我故奇諸子,年來識此翁。
待看稽古力,喬木已悲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陳傅良挽歌已故的包颙叟(包颙是包拯的字,颙叟即指年邁之人)的情景。包颙叟是一個樵夫和牧人,他常常與朋友們一起坐在一起吟詩作樂,暢飲暢談。他的詩篇和文采早已引起了陳傅良的贊賞。陳傅良懷著對包颙叟的深深思念,他認為包颙叟在他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能與眾人保持同等的態度,不以自己的才華為榮耀,而是愿意與他人平等相處。陳傅良早已對包颙叟的才華和人格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使得他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在這首詩中,作者表達了對包颙叟的贊美和懷念之情。他對包颙叟的品德和才華深感敬佩,認為包颙叟不僅是一個杰出的文人,還是一個謙虛平等的人。作者自稱“我故奇諸子”,表明自己也是一個喜歡品評才子的人,而多年來與包颙叟的相識讓他對包颙叟的人格和才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最后兩句“待看稽古力,喬木已悲風”,表達了陳傅良對包颙叟的懷念和對時間的感慨。他期待著再次見到包颙叟的智慧和才華,但歲月已經流逝,年老的包颙叟已經離世,如同一棵高聳的喬木在風中悲嘆。這種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使整首詩詞更加悲切而深情。
這首詩詞通過對包颙叟的贊美和懷念,反映了作者對友誼、才情和生命短暫的思考。同時,通過對包颙叟與他人平等相處和不恥與人同的品質的贊揚,也傳遞了一種崇尚人格平等和謙遜的價值觀。
“有懷隨事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bāo yóng sǒu
挽包颙叟
qiáo mù cháng shì xí, piān shāng zǎo cè gōng.
樵牧常事席,篇觴早策功。
yǒu huái suí shì jiàn, bù chǐ yú rén tóng.
有懷隨事見,不恥與人同。
wǒ gù qí zhū zǐ, nián lái shí cǐ wēng.
我故奇諸子,年來識此翁。
dài kàn jī gǔ lì, qiáo mù yǐ bēi fēng.
待看稽古力,喬木已悲風。
“有懷隨事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