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高微退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高微退鷁”全詩
蕭艾長貪雨,松筠卻耐冬。
禁途今不遠,歸興未應濃。
莫羨朱雙轂,相期祿萬鐘。
分類:
《次韓無咎途中寄陸務觀》章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韓無咎途中寄陸務觀》
風高微退鷁,
云好合從龍。
蕭艾長貪雨,
松筠卻耐冬。
禁途今不遠,
歸興未應濃。
莫羨朱雙轂,
相期祿萬鐘。
中文譯文:
風勢漸高輕輕吹散了鷗鷺,
云彩明媚地聚攏如龍。
苦寒的艾草渴望雨水,
松樹和竹筍卻能耐得住嚴冬。
歸途離宮不再遙遠,
但回歸的心情還未濃烈。
不要羨慕那紅色的雙輪馬車,
我們相約在萬鐘的祿位之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章甫所作,以一種豪邁而豪情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詩中描繪了風高、云合、雨水和寒冬等自然景物,通過對自然的觀察和描繪,抒發了詩人對離別和歸途的復雜情感。
詩的前兩句"風高微退鷁,云好合從龍"展現了風勢逐漸增強的景象,鷁鳥隨風飛翔,云彩聚集如龍,表達了離別之時的悲壯和情感的復雜性。
接著,詩人使用了對比的手法,將蕭艾和松竹作為意象,表達了它們對不同季節的適應能力。艾草渴望雨水,而松樹和竹子卻能在嚴寒的冬天生長,這種對比反映了人生中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的不同態度和生命力。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提到歸途離宮不再遙遠,但歸途的喜悅和心情卻還未濃烈。這表明詩人在思考人生的歸宿和目標時,對于歸途的期待和真正的實現之間存在一種差距和思考。
最后兩句"莫羨朱雙轂,相期祿萬鐘"則表達了詩人的堅定信念和追求。詩人告誡讀者不要嫉妒那些權貴和富貴,而是相約在萬鐘的祿位之上,即相約在實現人生理想和追求的道路上。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的變化和對比,抒發了詩人對離別、歸途、人生的思考和情感。詩人表達了對離別的悲壯和對歸途的期待,同時也呼喚人們堅定追求自己理想和追求的信念。
“風高微退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hán wú jiù tú zhōng jì lù wù guān
次韓無咎途中寄陸務觀
fēng gāo wēi tuì yì, yún hǎo hé cóng lóng.
風高微退鷁,云好合從龍。
xiāo ài zhǎng tān yǔ, sōng yún què nài dōng.
蕭艾長貪雨,松筠卻耐冬。
jìn tú jīn bù yuǎn, guī xìng wèi yīng nóng.
禁途今不遠,歸興未應濃。
mò xiàn zhū shuāng gǔ, xiāng qī lù wàn zhōng.
莫羨朱雙轂,相期祿萬鐘。
“風高微退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