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落日長聲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北風落日長聲嘶”全詩
細看毛骨獨殊眾,或言來自流沙西。
伏櫪忍遭奴隸辱,立仗難貪五品粟。
將軍邊塞敢橫行,愿同生死俱馳逐。
分類:
《驄馬》章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驄馬》是宋代詩人章甫的作品,它描繪了一匹驄馬在門前無人騎乘的情景。這匹驄馬受北風的吹拂,長鳴不已。仔細觀察,它毛色獨特,與眾不同,有人說它來自西方的流沙地帶。它忍受著被奴隸辱罵的屈辱,卻依然忍耐地站在馬廄中,不貪圖高品質的飼料。這匹將軍的驄馬敢于在邊塞上橫沖直撞,它愿意與主人同生共死,一同馳騁疆場。
這首詩通過描寫驄馬的形象,表達了對忠誠、堅韌不拔和勇敢精神的贊美。驄馬毛色獨特,與眾不同,象征著它的獨立自主和與眾不同的品質。它忍受著奴隸的侮辱,但依然保持堅韌的品性,不貪圖物質享受。驄馬在邊塞上勇敢無畏地奔馳,體現了它與將軍共同的豪情壯志。它愿意與將軍一同生死,表達了它對主人的忠誠和對軍旅生涯的執著追求。
整首詩以濃郁的邊塞風情為背景,通過描繪驄馬的形象,展現出忠誠、堅韌和勇敢的品質。作者運用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情感的語言,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驄馬的威武和堅定的意志。這首詩賦予了驄馬以人的特質和情感,使其成為一種象征,彰顯出忠誠和勇敢的精神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的可貴和可嘉之處。
“北風落日長聲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ōng mǎ
驄馬
mén qián cōng mǎ wú rén qí, běi fēng luò rì zhǎng shēng sī.
門前驄馬無人騎,北風落日長聲嘶。
xì kàn máo gǔ dú shū zhòng, huò yán lái zì liú shā xī.
細看毛骨獨殊眾,或言來自流沙西。
fú lì rěn zāo nú lì rǔ, lì zhàng nán tān wǔ pǐn sù.
伏櫪忍遭奴隸辱,立仗難貪五品粟。
jiāng jūn biān sài gǎn héng xíng, yuàn tóng shēng sǐ jù chí zhú.
將軍邊塞敢橫行,愿同生死俱馳逐。
“北風落日長聲嘶”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