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閑一百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劍閑一百月”全詩
殺人不回頭,輕生如暫別。
豈知眼有淚,肯白頭上發。
半生無恩酬,劍閑一百月。
分類:
作者簡介(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游俠行》孟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游俠行》
朝代:唐代
作者:孟郊
壯士性剛決,火中見石裂。
殺人不回頭,輕生如暫別。
豈知眼有淚,肯白頭上發。
半生無恩酬,劍閑一百月。
中文譯文:
勇猛的戰士決然堅強,火中見石成裂。
殺人不回頭,舍生如暫時離別。
豈料他也有眼淚,卻愿染白發蒼蒼。
半生里得不到恩惠回報,劍卻閑置了一百個月。
詩意和賞析:
《游俠行》是孟郊的一首唐代詩作,通過描述游俠生活的艱辛和戰士的堅強決絕,表達了壯士胸懷義氣、甘愿舍生忘己的精神風貌。
首先,詩中通過“壯士性剛決,火中見石裂”描繪了游俠們的堅毅不屈,形容他們在磨礪中變得更加堅強。他們像石頭一樣,經過火的洗禮后,變得更加堅硬和堅定。
接著,詩中表達了游俠們的悲壯情懷。他們選擇了殺人,卻決不回頭,表現出他們在追求正義和義氣的道路上毫不猶豫的決心。他們對生死的態度也是堅定而瀟灑,把生命看作是暫時的離別,將舍生視為一種義舉。
然而,詩中也流露出游俠們內心的柔情和無奈。他們或許在戰斗中會有悲傷和淚水,但他們寧愿將淚水融入白發之中,也不愿意輕易流露出來。他們經歷了半生的奮斗,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和恩情。
最后兩句“半生無恩酬,劍閑一百月”,表達了游俠們的遺憾和無奈。他們為了正義事業放下了劍,卻在長期的歲月中無所施展。這種無奈和孤獨感使他們的一生顯得更加悲壯和寂寥。
總的來說,《游俠行》通過對游俠精神的描繪,表達了對正義和義氣的追求,以及游俠們在追求中所經歷的艱辛與遺憾。這首詩詞以簡潔有力的語言展示了游俠們的堅毅、悲壯和無奈,具有深遠的思想內涵,使人們對游俠精神產生敬佩和思考。
“劍閑一百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xiá xíng
游俠行
zhuàng shì xìng gāng jué, huǒ zhōng jiàn shí liè.
壯士性剛決,火中見石裂。
shā rén bù huí tóu, qīng shēng rú zàn bié.
殺人不回頭,輕生如暫別。
qǐ zhī yǎn yǒu lèi, kěn bái tóu shàng fā.
豈知眼有淚,肯白頭上發。
bàn shēng wú ēn chóu, jiàn xián yī bǎi yuè.
半生無恩酬,劍閑一百月。
“劍閑一百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