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過午絕炊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人家過午絕炊煙”全詩
冠退皇恩方掩骼,民饑客飯只烹鮮。
觀風到處春隨馬,楗水歸時月滿川。
王事獨賢無倦色,雞鳴起坐屋三椽。
分類:
《次韓無咎盱眙道中韻》章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韓無咎盱眙道中韻》是宋代詩人章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分析,包括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人家過午絕炊煙,
隴上羸牛挽不前。
冠退皇恩方掩骼,
民饑客飯只烹鮮。
觀風到處春隨馬,
楗水歸時月滿川。
王事獨賢無倦色,
雞鳴起坐屋三椽。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在盱眙道中的景象。午后,鄉村的炊煙已經消散,人家的生活似乎變得寂靜而困頓。在隴上,瘦弱的牛已經無法繼續拉車前行。冠冕早已被丟棄,皇恩的遺忘籠罩著百姓,而民眾的饑餓只能靠罕見的美味來解腹。然而,當觀風者到達各個地方時,春天便隨著馬兒的蹄聲而來,回歸的楗水使整個川地充滿了明亮的月光。面對國家大事,忠貞的賢臣仍然無倦色,他們像雞鳴一樣起來,坐在三椽的屋宇中。
賞析:
這首詩以樸實的筆觸描繪了宋代鄉村的困苦景象,展現出作者對社會現實的觸動和關切。通過描述人家的寂靜和炊煙的消散,詩中透露出一種無助和困頓的氛圍,暗示了農民生活的艱辛。隴上羸牛挽不前,揭示了農民們難以增加產出和改善生活的困境。冠退皇恩,民眾饑餓的描寫,折射出當時社會政治的腐敗和統治階級對百姓的冷漠。然而,詩中也展現出了希望和堅持的力量。觀風者帶來了春天的氣息,月光傾瀉而下,象征著新的希望和明亮的未來。而王事獨賢無倦色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忠臣的贊頌和對賢治的向往。雞鳴起坐屋三椽,反映了作者堅守本分、勤勉奉公的精神。
這首詩通過對農民困境和社會現實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社會不公和賢臣精神的思考和呼喚。同時,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形式,表達了作者對希望和美好未來的向往。
“人家過午絕炊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hán wú jiù xū yí dào zhōng yùn
次韓無咎盱眙道中韻
rén jiā guò wǔ jué chuī yān, lǒng shàng léi niú wǎn bù qián.
人家過午絕炊煙,隴上羸牛挽不前。
guān tuì huáng ēn fāng yǎn gé, mín jī kè fàn zhǐ pēng xiān.
冠退皇恩方掩骼,民饑客飯只烹鮮。
guān fēng dào chù chūn suí mǎ, jiàn shuǐ guī shí yuè mǎn chuān.
觀風到處春隨馬,楗水歸時月滿川。
wáng shì dú xián wú juàn sè, jī míng qǐ zuò wū sān chuán.
王事獨賢無倦色,雞鳴起坐屋三椽。
“人家過午絕炊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