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影半籠明處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柳影半籠明處路”全詩
縱當吏散庭空后,爭似山行水泛時。
柳影半籠明處路,葦聲輕窣暗邊籬。
波神擅此三更月,定訝今宵欠笛吹。
分類:
《三月十四夜觀月思南湖》張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月十四夜觀月思南湖》是宋代張镃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在三月十四夜觀賞月亮的時候,思念南湖的情懷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
春天三月的十四夜,我觀賞著明亮的月亮,心中思念著南湖。我心中默默地期盼著能與你相會,可惜現實卻沒有達到詩意。我真是愚笨啊,以前的計劃只是我自己心里明白而已。即使當我作為官員離開家園,回到空蕩蕩的庭院中,也不能與山水相似的美景相比。柳樹的倒影在明亮的路上隱約可見,蘆葦發出輕輕的聲音,從暗處傳來。這片湖泊的神奇使得月亮在這個深夜里閃爍不已,我驚訝地發現今晚竟然沒有笛聲伴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觀賞月亮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南湖的思念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之情。詩人在一個春天的夜晚,獨自一人觀賞著明亮的月亮,心中思念著南湖,希望能與之相會。然而,詩人深知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自嘲地稱自己的計劃是愚笨的,只能默默地在心中感嘆。詩人將自己與南湖、山水相比較,認為自己的境況無法與之相媲美。他描述了柳樹倒影和蘆葦的聲音,以及湖泊中月亮閃爍的景象,表現出自然界的神奇和美麗。然而,詩人感到驚訝的是,在這個美麗的夜晚里竟然沒有聽到笛聲的吹奏,這使得他感到有些遺憾。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南湖的思念和對自然的贊美之情。詩人以月亮為媒介,將自己與南湖、山水相聯系,以凸顯出自然界的美麗和神奇,同時也表達了對現實與理想之間差距的感慨和自嘲。整首詩詞以清新、富有畫面感的語言描繪了春夜的美景,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和對自然的熱愛。
“柳影半籠明處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yuè shí sì yè guān yuè sī nán hú
三月十四夜觀月思南湖
qī huì fēn rán bú dào shī, zhuō zāi qián jì zhǐ xīn zhī.
期會紛然不到詩,拙哉前計只心知。
zòng dāng lì sàn tíng kōng hòu, zhēng shì shān xíng shuǐ fàn shí.
縱當吏散庭空后,爭似山行水泛時。
liǔ yǐng bàn lóng míng chù lù, wěi shēng qīng sū àn biān lí.
柳影半籠明處路,葦聲輕窣暗邊籬。
bō shén shàn cǐ sān gēng yuè, dìng yà jīn xiāo qiàn dí chuī.
波神擅此三更月,定訝今宵欠笛吹。
“柳影半籠明處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