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俗非能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徇俗非能事”全詩
躍泉新作雨,裝樹巧留煙。
雀喜頻頻下,蜂知小小穿。
疎風奏檐佩,無夢到鈞天。
分類:
《徇俗》張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徇俗》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镃。這首詩詞表達了一種追求超脫塵俗之境、隱居山林的心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徇俗非能事,便幽定宿緣。
躍泉新作雨,裝樹巧留煙。
雀喜頻頻下,蜂知小小穿。
疎風奏檐佩,無夢到鈞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的主題是追求幽靜、超凡脫俗的生活。詩人表達了自己不愿迎合世俗的態度,認為順應世俗并不能顯示個人才能,相反,他選擇了隱居,追求寧靜和超越塵囂的境界。
首句“徇俗非能事”表明作者并不認同為了適應社會而迎合世俗的行為。他認為這并不能展現一個人的真正才華和能力。相反,他選擇了幽靜的生活方式,追求內心的自由和安寧。
接下來的幾句描繪了隱居生活的畫面。躍泉成雨,意味著清澈的泉水如同雨水一般自由自在地流淌,不受拘束。樹木裝點著薄霧,巧妙地將煙霧留在其中,給人一種朦朧的感覺。這些景象傳達了作者在幽靜的環境中感受到的寧靜和自由。
接下來的兩句“雀喜頻頻下,蜂知小小穿”,通過描繪雀鳥和蜜蜂的行為,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中微小生命的贊美。雀鳥歡快地下落,蜜蜂懂得穿梭于花叢之間,它們的行為展現出它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敏感。這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于追求真實、純粹的態度的贊賞。
最后兩句“疎風奏檐佩,無夢到鈞天”,表達了作者追求超越塵世的愿望。疎風吹拂著檐下的佩玉,發出悅耳的聲音,給人一種寧靜、舒適的感覺。而“無夢到鈞天”則表明作者希望達到一個沒有夢幻、迷惑的境地,追求內心的純粹與超越。
整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作者追求超脫塵俗、追求自由自在的心境。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生命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純粹、寧靜生活的向往,并表達了他對世俗的不屑與超越。這首詩詞在宋代的文人中有著一定的影響,也體現了當時士人追求隱逸生活的思潮。
“徇俗非能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ùn sú
徇俗
xùn sú fēi néng shì, biàn yōu dìng sù yuán.
徇俗非能事,便幽定宿緣。
yuè quán xīn zuò yǔ, zhuāng shù qiǎo liú yān.
躍泉新作雨,裝樹巧留煙。
què xǐ pín pín xià, fēng zhī xiǎo xiǎo chuān.
雀喜頻頻下,蜂知小小穿。
shū fēng zòu yán pèi, wú mèng dào jūn tiān.
疎風奏檐佩,無夢到鈞天。
“徇俗非能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