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風得意馬蹄疾”全詩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分類: 喜悅
作者簡介(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登科后翻譯及注釋
翻譯
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郁結的悶氣已如風吹云散,心上真有說不盡的暢快,真想擁抱一下這大自然。策馬奔馳于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盈,不知不覺中早已把長安的繁榮花朵看完了。
注釋
齷齪:指處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謹局促。
放蕩:自由自在,無所拘束。
登科后翻譯及注釋二
翻譯
往昔的困頓日子再也不足一提,今日金榜題名令人神采飛揚。
迎著浩蕩春風得意地縱馬奔馳,好像一日之內賞遍京城名花。
注釋
登科:唐朝實行科舉考試制度,考中進士稱及弟,經吏部復試取中厚授予官職稱登科。
齷齪(wò chuò):原意是骯臟,這里指不如意的處境。
不足夸:不值得提起。
放蕩(dàng):自由自在,不受約束。
思無涯:興致高漲。
得意:指考取功名,稱心如意。
疾:飛快。
登科后鑒賞
孟郊四十六歲那年進士及第,他自以為從此可以別開生面、風云際會、龍騰虎躍一番了。滿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這首別具一格的小詩。這首詩因為給后人留下了“春風得意”與“走馬觀花”兩個成語而更為人們熟知。
詩人兩次落第,這次竟然高中,就仿佛一下子從苦海中超度出來,登上了歡樂的頂峰。所以,詩一開頭就直接傾瀉心中的狂喜,說以往那種生活上的困頓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此時金榜題名,終于揚眉吐氣,自由自在,真是說不盡的暢快。“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詩人得意洋洋,心花怒放,便迎著春風策馬奔馳于鮮花爛漫的長安道卜.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時的詩人神采飛揚,不但感到春風駘蕩,天宇高遠,大道平闊,就連自己的駿馬也四蹄生風了。偌大一座長安城,春花無數,卻被他一日看盡,真是“放蕩”無比!詩人情與景會,意到筆成,不僅活靈活現地描繪了自己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態,還酣暢淋漓地抒發了得意之情,明朗暢達而又別有情韻。因而,這兩句詩成為人們喜愛的千古名句,并派生出兩個成語。
按唐制,進士考試在秋季舉行,發榜則在下一年春天。這時候的長安,正春風輕拂,春花盛開。城東南的曲江、杏園一帶春意更濃,新進士在這里宴集同年,“公卿家傾城縱觀于此”(《唐摭言》卷三)。新進士們“滿懷春色向人動,遮路亂花迎馬紅”(趙嘏《今年新先輩以遏密之際每有宴集必資清談書此奉賀》)。可知所寫春風駘蕩、馬上看花是實際情形。但詩人并不留連于客觀的景物描寫,而是突出了自我感覺上的“放蕩”:情不自禁吐出“得意”二字,還要“一日看盡長安花”。在車馬擁擠、游人爭觀的長安道上,不可能容得他策馬疾馳,偌大一個長安,無數春花,“一日”是不能“看盡”的。然而詩人盡可自認為當日的馬蹄格外輕疾,也盡不妨說一日之間已把長安花看盡。雖無理卻有情,因為寫出了真情實感,也就不覺得其荒唐了。同時詩句還具有象征意味:“春風”,既是自然界的春風,也是皇恩的象征。所謂“得意”,既指心情上稱心如意,也指進士及第之事。詩句的思想藝術容量較大,明朗暢達而又別有情韻,因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成為后人喜愛的名句。
登科后創作背景
公元796年(唐貞元十二年),年屆46歲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終于登上了進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勝,當即寫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詩《登科后》。登科后賞析
此詩一開頭就直抒自己的心情,敘述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活靈活現地描繪出詩人神采飛揚的得意之態,酣暢淋漓地抒發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這兩句神妙之處,在于情與景會,意到筆到,將詩人策馬奔馳于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繪得生動鮮明。按唐制,進士考試在秋季舉行,發榜則在下一年春天。可知所寫春風駘蕩、馬上看花是實際情形。
三、四句的詩歌形象之膾炙人口,除了它正面酣暢淋漓地抒發了一時間的歡快情緒外,也是與它同時具有的象征意味分不開的。所謂“春風”,既是自然界的春風,也是詩人感到的可以大有作為的適宜的政治氣候的象征。所謂“得意”,既有考中進士以后的洋洋自得,也有得遂平生所愿,進而展望前程的躊躇滿志。因而詩歌所展示的藝術形象,就不僅僅限于考中進士以后在春風駘蕩中策馬疾馳于長安道上的孟郊本人,而且也是時來運轉、長驅在理想道路上的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形象了。這樣,個別與一般、明快與含蓄,就在這首詩中得到了統一,使詩作獲得了較大的思想藝術容量,既具體生動,又不乏概括性,既明朗暢達而又別具情韻。
詩的前兩句把困頓的往昔和得意的今天對比,一吐心中郁積多年的煩悶。此時的詩人是揚眉吐氣、得意洋洋。后兩句真切地描繪出詩人考中后的得意之情。高中后的詩人縱馬長安,覺得一切都無限美好,連路邊美麗的花朵都無心細看了。“一日看盡長安花”仿佛說自己在這一天賞盡了世間美景,使充滿豪氣的詩有了明朗輕快的結尾。在這首詩里,詩人情與景會,意到筆隨,不僅活靈活現地描繪了自己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態,還酐暢淋漓地抒發了得意之情,明快暢達而又別有情韻。因而,這兩句詩成為人們喜愛的千古名句,并派生出“春風得意”、“走馬觀花”兩個成語流傳后世。
“春風得意馬蹄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kē hòu
登科后
xī rì wò chuò bù zú kuā, jīn zhāo fàng dàng sī wú yá.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chūn fēng dé yì mǎ tí jí, yī rì kàn jǐn cháng ān huā.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春風得意馬蹄疾”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春風得意馬蹄疾”的相關詩句
“春風得意馬蹄疾”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登科后》是唐代詩人孟郊于貞元十二年(796年)進士及第時所作的一首七絕。此詩前兩句將作者過去失意落拓的處境和現今考取功名的得意情境進行今昔對比,突現今朝躍入新天地時的思緒沸騰;后兩句說他在春風里洋洋得意地跨馬疾馳,一天就看完了長安的似錦繁花,表現出極度歡快的心情。全詩節奏輕快,一氣呵成,在“思苦奇澀”的孟詩中別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