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離何郎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粉離何郎面”全詩
競理同心鬟,爭持合歡扇。
香傳賈娘手,粉離何郎面。
最恨卷簾時,含情獨不見。
分類: 不見
作者簡介(楊巨源)
唐代詩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為張弘靖從事,由秘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為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為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于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于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于755年,卒年不詳。
《雜曲歌辭》楊巨源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曲歌辭·獨不見》是唐代楊巨源所作的一首詩詞。
中文譯文:
東風艷陽色,柳綠花如霰。
競理同心鬟,爭持合歡扇。
香傳賈娘手,粉離何郎面。
最恨卷簾時,含情獨不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春日的景象,描繪了春風和陽光下的美麗景色。柳枝嫩綠,花朵如雪花般紛飛。在這美好的時刻,女子們紛紛梳理頭髻,紛爭著把合歡扇遞給自己的愛人。香氣傳遞到賈娘的手中,而粉末卻離開了何郎的面龐。作者最遺憾的是在卷簾時刻,自己含情脈脈地注視著,卻看不到自己深愛的人。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春天的美景,柳綠花漫的景象使讀者感受到了春日的歡愉和生機。女子們爭相理鬟、爭持合歡扇,展示了她們對愛情的渴望和追求。其中賈娘和何郎是作者心目中的伊人,他們的香與粉的分離反映出作者對愛情的癡迷和遺憾。最后兩句“最恨卷簾時,含情獨不見”句句抒發了作者對愛人的思念之情,通過對愛情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整首詩詞優美流暢,情感細膩動人,展示了唐代詩詞的特色。
“粉離何郎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qū gē cí
雜曲歌辭
dōng fēng yàn yáng sè, liǔ lǜ huā rú sǎn.
東風艷陽色,柳綠花如霰。
jìng lǐ tóng xīn huán, zhēng chí hé huān shàn.
競理同心鬟,爭持合歡扇。
xiāng chuán jiǎ niáng shǒu, fěn lí hé láng miàn.
香傳賈娘手,粉離何郎面。
zuì hèn juàn lián shí, hán qíng dú bú jiàn.
最恨卷簾時,含情獨不見。
“粉離何郎面”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