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饒風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暮饒風沙”全詩
及時須遨游,日暮饒風沙。
分類:
作者簡介(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邀花伴(自注,時在朔方)》孟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邀花伴(自注,時在朔方)》是唐代詩人孟郊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述了他身處朔方邊地的春天景色和自己的感受。
中文譯文:
邊地春不足,十里見一花。
及時須遨游,日暮饒風沙。
詩意:
詩人孟郊身處邊地,春天的氣息遲遲未到,春花稀少,一片荒涼。他觀察到每十里地就能看見一朵花,這是邊地春天的寶貴之處。對于這個機會,詩人渴望抓住時機,去遨游邊地,欣賞那稀少的春花。然而,日暮時分,風沙襲來,他不得不結束旅程,回到現實的荒涼之地。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邊地春天的凄涼景色和詩人的心情。詩人將邊地春天的稀少春花作為詩歌的主旨,表達了對春天的渴望和對邊地環境的思考。在春花稀少的環境下,詩人更加珍惜每一朵花,并嘗試去積極與之互動。然而,現實的殘酷和荒涼使得詩人的期望戛然而止。整首詩傳達了孟郊對邊疆的思考和對春天的渴望,以及面對現實殘酷的無奈與無力感。
這首詩詞不僅揭示了孟郊對邊地環境的感知,也表達了他對生活的理解和人生的感慨。同時,通過對春花的描繪,折射出人們對美好的追求和對生命的希望。整首詩簡短有力,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展示了邊地的凄涼和詩人的孤獨,詩人對春花的渴望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也能夠感受到孟郊積極向上的精神和對美的追求。
“日暮饒風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āo huā bàn zì zhù, shí zài shuò fāng
邀花伴(自注,時在朔方)
biān dì chūn bù zú, shí lǐ jiàn yī huā.
邊地春不足,十里見一花。
jí shí xū áo yóu, rì mù ráo fēng shā.
及時須遨游,日暮饒風沙。
“日暮饒風沙”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