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灘過無多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人行灘過無多水”全詩
人行灘過無多水,雁帶云飛不盡天。
束擔侵晨離故縣,算程明日至臨川。
長安鍾喜何時聽,東望猶爭路一千。
分類:
《豐城道中》趙汝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豐城道中》是宋代詩人趙汝鐩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雨后泥深馬費鞭,
看來遵陸豈如船。
人行灘過無多水,
雁帶云飛不盡天。
束擔侵晨離故縣,
算程明日至臨川。
長安鍾喜何時聽,
東望猶爭路一千。
詩意:
《豐城道中》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的景象。詩人經歷了雨后道路泥濘,馬匹勞累,馬鞭頻頻揮舞。他看著遠方的陸地,感慨陸行之辛苦遠不如乘船航行。行人過灘時水流稀少,高飛的雁群似乎無盡無窮地消失在天空中。詩人擔負行囊,清晨離開熟悉的縣城,計算著明日抵達臨川的行程。他向著東方望去,希望能聽到長安的鐘聲,但長安的喜訊何時才能傳來呢?東方的路途遙遠,仿佛千里之行仍在爭奪中。
賞析:
《豐城道中》以生動的描寫展現了旅途中的艱辛和漫長。通過描繪雨后道路泥濘、馬匹疲憊以及人行過灘的情景,詩人生動地表現了旅途中的辛勞和困難。同時,詩中的雁群和云飛象征著旅行的無限延伸,給人以無盡的想象空間。
詩人在離開故縣時,帶著行囊,思緒也隨之飄蕩。他期盼著長安的喜訊,但又感嘆東方的路途遙遠,仿佛千里之行仍然漫長而艱難。這種對遠方的渴望和對未知命運的思考,凸顯了詩人旅途中的孤獨和不安。
整首詩運用了生動的描寫和意象的象征,以及對時間和空間的反思,展示了旅行中的人生哲理和內心的思考。通過對旅途中的情景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遠方的向往和未來的期待,同時也喚起了讀者對旅行和人生的思考。
“人行灘過無多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ēng chéng dào zhōng
豐城道中
yǔ hòu ní shēn mǎ fèi biān, kàn lái zūn lù qǐ rú chuán.
雨后泥深馬費鞭,看來遵陸豈如船。
rén xíng tān guò wú duō shuǐ, yàn dài yún fēi bù jìn tiān.
人行灘過無多水,雁帶云飛不盡天。
shù dān qīn chén lí gù xiàn, suàn chéng míng rì zhì lín chuān.
束擔侵晨離故縣,算程明日至臨川。
cháng ān zhōng xǐ hé shí tīng, dōng wàng yóu zhēng lù yī qiān.
長安鍾喜何時聽,東望猶爭路一千。
“人行灘過無多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